今年49岁的曾旭是市糖尿病康复协会会长,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自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原邵阳医专附属医院)发起成立市糖尿病康复协会以来,他和他的医务团队不断致力于糖尿病规范治疗和技术进步,并依托协会平台,大力开展患者教育和科普宣传,为全民抗击糖尿病立起了一道坚强堡垒。
据曾旭介绍,市糖尿病康复协会于2007年11月14日成立。他作为第一任会长,当时是邵阳医专附属医院内一科副主任。医院之所以发起成立协会,是因为当时糖尿病的治疗不规范、并发症多。“一是诊断率低,老百姓知晓率低。二是治疗率低,患者知道自己患糖尿病却不重视治疗。三是达标率低,治疗后血糖达标的不多。”为了唤起群众对于糖尿病的重视,提高糖尿病防治水平,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联合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等兄弟医院,成立了市糖尿病康复协会。
协会会员由院内外糖尿病人自愿报名加入,现已发展了800多名会员。自成立以来,医院每个月都会举办针对会员的健康知识讲座,并在内分泌代谢科开辟了专门的示教室。对于所有入院的糖尿病人,都会单独进行30-40分钟的糖尿病知识教育,告诉病人如何通过饮食、运动等干涉血糖,帮助病人走出认为服药有副作用和依赖性而不肯用药的误区。协会还不定期地深入各社区开展糖尿病知识宣讲,为群众免费测量血糖、血压,提高社会的糖尿病防治意识。
随着协会工作的不断推进,医院治疗糖尿病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从以往的单纯药物治疗糖尿病,实现了糖尿病足治疗新技术的引进,使糖尿病并发症多、治疗困难的情况得到改变。科室护士们还自创了糖尿病保健操并进行了两次改进,每天领着病人跳操,让他们通过跳操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自我保健的目的。内分泌代谢科刚成立时,包括从湘雅二医院进修回来的曾旭,总共只有4位医生,年收治病人在1000人之内。如今,有医生7人,其中3人拥有副高职称,每个月的出院病人有140多例。不仅收治的糖尿病人明显增长,病人的满意度和治疗达标率也显著提高。
曾旭说,中国有10%左右的人群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等相关。家族有糖尿病史的,容易患糖尿病。平常有饮食习惯不好、少运动的,患糖尿病的几率较高。还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等心理因素,也能引发糖尿病。防治糖尿病主要注意四点,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患了糖尿病以后,应该遵医嘱,通过口服药和注射剂降血糖。在家康复的病人,要加强血糖监测,血糖稳定的时候也要至少半个月进行一次全天的血糖检测。因为并发症不可逆转,对于那些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更要格外注意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防止并发症加重。“糖尿病不可根治,但只要控制得好,各项指标达标,照样可以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