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是生命”。对于急性心梗的救治,这样的形容再合适不过。
所谓心肌梗死,是因为心脏供血的大血管(冠状动脉)突然发生急性闭塞,心脏的供血发生持久的缺血,从而引起部分心肌发生坏死。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近20万人发生心肌梗死,发生急性心梗的一周内,猝死的风险非常大。也就是说,不少突发心梗的患者不是死于院外就是丧命在送往医院的路上,严重危害生命安全。
近日,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三科(心血管科)上演了一出“生死时速”,成功抢救了一名急性心梗患者。
11月15日7时15分左右,正在巡视病房的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三科医生范袅袅突然接到电话:脑一科一位病人的家属突发胸痛,请求心内科医生会诊。范袅袅立马赶到脑一科,查看心电图,简单地问明病史,考虑患者为急性下壁、前壁心肌梗死。急性心梗的抢救就是与时间在赛跑,时间越早预后越好。紧急处理后,他立即通知内三科室人员备好床单位、心电监护、除颤仪、抢救车。
7时25分左右,71岁的患者伍奶奶被送到内三科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反应迟钝且伴有阵阵胸痛剧烈,血压66/34mmHg,心率仅为57次/分!情况十分凶险,科室主任谭超立即组织科内人员进行抢救。由于伍奶奶的老伴在医院住院,暂时无法联系到其他家属,在尚未办理任何住院的情况下,内三科及时启动抢救方案,将患者零费用收住入院。
在实施急救过程中,患者突发阵发性宽QRS波型室速且血压急剧下降,随即出现神志模糊等症状。因考虑到伍奶奶年纪较大,以电复律对心肌的损害,可能造成伍奶奶病情进一步加重,医生予以利多卡因抗室性心律失常处理,处理无效,又立即改用胺碘酮300毫克静滴,约2分钟后患者室速终止,但仍有频发的室性早搏,随后患者神志转清,血压逐渐上升,胸闷胸痛症状得到缓解!复查心电图时显示,患者抬高的ST段回落,考虑为梗塞血管再通的可能性大,故未予以静脉溶栓。但数十分钟后患者突然再次出现胸闷气促,伴咳粉红色泡沫液痰,考虑出现了急性左心衰!谭超马上予以抗急性左心衰处理,十分钟后患者症状缓解,能安静平卧。
经过近3个小时的抢救,医护人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患者病情慢慢平稳,计划严格控制心衰后再行冠脉造影及PCI术。当病人家属10时30分赶到病房时,看到患者伍奶奶已经脱离危险,转危为安,连连向内三科全体医务人员道谢,当得知为了抢救,很多医务人员连早餐都没吃时,伍奶奶更是流下了眼泪。
据谭超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危重疾病,目前,心血管疾病占我国疾病死亡率第一位,预计2030年将有2260万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年纪较大者,是一突发的危险疾病,发病前多会出现各种先兆症状。在心肌梗死发作前1-2天内,患者心绞痛发作会比以前次数增多。患者自觉胸骨下或心前区剧烈而持久的疼痛,或心前区闷胀不适,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症状。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患者要立刻停止任何重体力活动,躺下休息,观察病情,平息激动的情绪以减轻心肌耗氧量,如果发现病势加重,应抓紧请医生,并立即进行现场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