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市一中搬迁项目建设工地上,施工人员正为了在春节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的目标而加班加点。该项目是我市化解城区“大班额”、提升城区教育水平的重点建设项目,于去年8月全面开工建设,预计今年7月正式完工,秋季学期将正式开学。
近年来,特别是2014年启动“化解城区‘大班额’三年行动计划”以来,我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行阳光招生政策,规范办学行为,均衡配备师资,不断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化解“大班额”取得了较好效果。
积极探明“大班额”成因
古语云: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化解“大班额”问题,首先要探明其成因,才能从根本入手,较好地解决问题。根据调研,我市义务教育“大班额”的出现,有三个重要成因:
城镇常住人口逐年增加。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邵阳经开区、火车南站开发区建成,北塔区城区面积扩大,邵东、隆回、洞口等县城大面积扩容,使得城区、城镇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大幅增加。同时,大量跟随父母进城定居的农村儿童进入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上学,让本就有限的城区教育资源变得更加紧张。
新增义务教育资源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区新建小区不断增多,但教育规划用地、配套学校建设在2016年《湖南省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规划条例》出台前,没有完全按需配备落实到位。近三年,尽管我市攻坚克难新建、改建、扩建了一批学校,但仍无法补足历史欠账,无法按标准班额满足城市扩容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需要。
城乡学校间发展不均衡。市区及县镇部分学校交通方便、师资力量较强、各类设施设备较为完善,成为“热点学校”,家长千方百计将子女往里送,导致超大班额,如隆回东方红学校最多时一个班学生近100人。而部分学校由于基础设施较差,或师资力量不强等,造成生源不足,如武冈市邓家铺镇杨柳小学、晏田乡蕉林小学、水西门街道永享小学均花了几百万元创建成合格学校,但2017年分别只有8名、14名、10名学生。
“腾笼换鸟”扩充教育资源供给
化解城区“大班额”问题,是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必须要啃下的“硬骨头”,更是群众的强烈期盼。近年来,我市不断扩大城乡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积极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县域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积极推动师资队伍的均衡配置和合理流动,“大班额”化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近年来,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大班额”问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16年10月,市教育局还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缩小学校差距,遏制择校现象。北塔区、双清区通过成功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契机,促进全区校际办学条件差距缩小,“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我市积极实施市城区化解“大班额”问题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截至2017年秋季开学,我市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新增校舍面积107521平方米,新增学位14960个。其中,推进市重点项目建设,建成湘中幼专,原邵阳师范校址移交给市五中办学,新增学位2000个;新建资江学校西湖校区,新增学位2000个;恢复市十五中、市十六中办学建制,新增学位2160个;鼓励并出台有利于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引资2.5亿元新建市湘郡铭志学校,新增学位5000个。此外,开工新建市一中,预计新增学位6000个。通过多措并举,力争到2020年基本消除55人以上“大班额”。
近年来,我市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片就近免试入学原则,重新合理划片,严格控制“择校生”,并从起始年级严格将班额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积极推动师资队伍的均衡配置,出台了《邵阳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推进优秀教师校际间交流,大力推行免费师范生“县来县去”“乡来乡去”“乡来点去”培训计划,以稳定的教师队伍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
推动教育资源进一步均衡
尽管我市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化解“大班额”,但“大班额”情况仍然较为突出。市教育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我市14569个小学教学班级,55人以上的大班额仍有4416个,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达2292个。“大班额”主要在城区学校及乡镇中心校。初中方面,我市5129个初中教学班级中,55人以上的大班额达3055个,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高达1338个,城区学校及县、区、镇初中“大班额”现象较小学更为突出。考虑到“二孩”政策可能为今后几年带来的生源压力及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而带来的更多随迁学生进城就读问题,我市化解“大班额”工作任重而道远。
面对“大班额”现状,我市已于2017年12月20日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邵阳市城区化解“大班额”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计划三年内城区实施新建、改建、扩建项目31个,规划投资30亿元,推进小学扩容、初中创优、高中提质,新增学位39745个。对于新规划建设的城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也将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督促开发企业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配建中小学校。此外,我市还将积极推进职教新城建设,并将职业学校旧校区“腾笼换鸟”用作办义务教育,同时不断创新,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促进师资均衡配置,进一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大班额”问题,让均衡教育的阳光遍洒每一个角落、惠及每一名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