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六岭书林
3上一版  下一版4
 
阅读陈光中先生
读书记
《周后运诗赋选》浅析
在读书中成长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5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与人
读书记

安 宁
 

入学以前,我几乎每天都在田野里奔来跑去,倾听昆虫的鸣叫,采摘缤纷的花朵,或者长久地趴在一棵梧桐树下,观察一只蚂蚁的行踪。

那时,我不识一字。又因家贫,父母没有文化,我连一本书都不曾真正地翻阅过。但每晚结束一天的忙碌,母亲却总会一边在灯下纳着鞋垫,或剪着栩栩如生的窗花,一边教我唱好听的童谣。有时她唱:“点、点、点磨眼,磨眼里面有麸子,伸手抓住个小秃子。”有时她又唱:“小巴狗,戴铃铛,哐啷哐啷到集上,吃个桃,嫌有毛,吃个杏,嫌溜酸,吃个栗子上了天。”

这些童谣,是我最初的文学启蒙,它们让我在安静的夜色中,化作一片轻盈的羽毛,飞离琐碎的生活,并因这样的距离,忽然间发现日常之美。那美犹如秋日的云朵,在辽远寂寞的天空上漂浮。又似皎洁的月光,无声无息地洒满幽深的小巷。

六岁,我从老师那里学会了汉字,并发现世界上最有趣的书,原来叫“语文”课本。每次将散发着墨香的新书领回家,我都会用旧报纸小心翼翼地包好封面,而后便窝进太师椅里,一直看到天光昏暗,母亲叫骂着我,要我去寻找尚未归家的牛羊。

我在雾霭氤氲的田间地头,驱赶着牛羊,但一颗心,却被文字组成的神秘世界,不停地召唤着,并沿着村庄的大道,一直向前,向前。江河,山川,森林,戈壁,荒漠,我知道文字会引领我,插上翼翅,在那苍茫的天地间翱翔。而我,也甘愿耗尽一生,跟随着文学点亮的微弱却永不会熄灭的灯盏,抵达诗意的远方。

小学即将结束的暑假,父亲收购来用于包装蘑菇菌的几麻袋废旧书报,瞬间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村外世界的窗口。犹如一条离开大海很久的鱼,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任何一页带有文字的纸张。在我的眼里,那些汉字如此魔力非凡,只是随意地组合,就可以创造出一个个神秘莫测的王国。而我,一脚踏进,嗅到园中的花香,看到森森的古木,奔跑的精灵,就知道,此后再也不会离去。

生性羞怯自卑,一路行走,惟独文学给我深情呵护。它是如此地悲悯,宽容,良善,开阔,从未嫌弃我出生卑微,不善言辞。每晚,我只需坐在灯下,随手打开一本书,不管书中所述,是柏拉图的《理想国》,还是法布尔的《昆虫记》,再或蒲松龄的花妖鬼狐,《山海经》中的奇人异兽,都可以让我瞬间拥有整个辽阔的世界,和连接古今的奇妙通道。我在其中,犹如王者,心鹜八极,神游万仞,尽情驰骋。我与文字的王国靠得越近,我的灵魂就愈发地从容,静寂。

就像风行水上,雨落大地,月照西山。世间一切,都在诗意中静默无声。

(安宁,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