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后运堪称当代湖南文坛的后起之秀,他的诗词格律谨严,辞赋意境深远,热情奔放,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佩之情,显示了深厚的古文功底,就连他的楹联也洋洋洒洒,浑然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
热爱生活、痴情山水、崇敬英雄、笔耕不辍,这是我对周后运的印象。这位生于1971年的湘籍作家,以雄视古今的豪情,指点江山,吟诗作赋。他将生平的所见所闻,描摹得壮怀逸兴、大气酣畅;将邵阳和惠州的英雄人物,勾勒得栩栩如生、荡气回肠。他的长篇小说《儒将蔡锷》《护国将军蔡锷》《碧血丹心——邓演达传》《开国将军袁也烈》真实地再现了风流人物戎马倥偬、叱咤风云的一生,让人爱不释手。最值得推崇的,还是他的辞赋和诗歌,因为他的辞赋和诗歌,带有鲜明的个人艺术色彩。
日前,《周后运诗赋选》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书中精选了周后运的二十三篇辞赋。这二十三篇辞赋多以山水、城市、人物、少数民族为题材,内容饱满、辞藻华丽、意蕴雄奇、空灵飘逸,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理意透辟,可见其匠心独运。以《蔡锷赋》为例。此赋通篇八百字左右,“儒将蔡锷,真赤县之宝器;人物松坡,实神州之栋梁”,开篇两句宛如神来之笔,点出了蔡锷在国人心中的伟大形象。从布衣求学到教练新军,从领导护国运动到壮志未酬……周后运以饱满的笔墨倾吐了蔡锷满腔的爱国抱负,看似平铺直叙,实则字字珠玑。“传檄而定兮,大举义旗;全省光复兮,威震天南。民主共和兮,深入人心。”寥寥数语,妙笔纵横,点出了蔡锷一生的历史贡献。英雄际会,将星陨落,“操劳何其久历,终逝世于英年”,这里一咏三叹,寄托着对蔡锷英年早逝的痛惜,将辞赋的主题升华,引起读者共鸣。全篇对仗工整,述说时逐层深入,抒情意味很浓。
……
纵观其辞赋,不论是人物赋,还是山水赋,周后运格外重视语言的提炼。在文字的组合排列方面,极力营造一种音律美。比如《崀山赋》中的“一线天开,入芳林兮幽谷;千山云起,观紫燕兮翔空”,这两句对仗虽然不工整,但音韵和谐流畅,很好地沿袭了传统辞赋的语言风格,形成了语言的参差错落之美。在《金华山赋》中,“鹤避青烟之袅袅,坐看云卷云舒,流光带冷月之薄寒;鱼吞墨洗之悠游,卧听花开花落,山泉飘落英之馨香”,这几句意境深远,极富声韵之美。看得出作者在写作时灵感如万斛泉涌,营造了一种散文式的艺术氛围,在这种艺术氛围中,句与句之间有回环重复的和谐感,有优美动听的音律感。
静下心赏读周后运的七律诗,仿佛在倾听一曲曲天籁。与他的辞赋一样,他的诗词韵律优美,深厚隽永。《咏武冈云山》描写祖国河山,开篇写“白烟一线在石间,满谷须臾尽蓊然”,唯美的画面中,可见武冈云山烟雾缠绕,胜似人间仙境。“风起云形皆鹤鹿,人如羽化列仙班”,在这里,诗人想象力丰富,原本是安静的风景,在诗人的眼中却活跃起来,很有节奏感。“神会幽人曾到处,圆觉妙境悟斯焉”,这里造意奇特,词彩瑰丽,意境优美。
他的楹联书中虽然收录只有寥寥六副,但这六副楹联《赠卿前鹏谢春江伉俪》《为武黄文昌塔撰联》《绿森林国医馆撰联两副》《张正清先生喜迎花甲》《为珉珊公宗祠撰联》都堪称“联墨双馨”。
抚摸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我的内心难以平静。这部选集,收录的都是作者的呕心沥血之作。周后运的辞赋、诗、联等作品思想深邃、语言精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肖良平,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