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新邵县人民医院为支援邵阳定点医院,圆满完成任务归来的刘锋钢等医务人员举行了欢迎仪式,向平安凯旋的抗疫英雄表示慰问。
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打响以来,该院ICU(重症医学科)主任刘锋钢,挺身而出、勇敢担当,从2月13日起援助市中心医院,在感染科重症区整整待了37天。
1月23日晚上,刘锋钢和家人正在吃团年饭,刚端起碗筷没多久,就接到了医院紧急召回的通知。他立即放下碗筷,开车直奔医院。从那一刻起,作为新邵县人民医院医疗救治组组长、专家组成员的他身先士卒,一直冲锋在抗疫第一线。在管理好ICU的同时,他多次往返县内各个医院、医院各个科室会诊、指导工作,不分昼夜,任劳任怨。
2月13日,按照“四个集中”的要求,全市统一部署,需要从各县(市)医院抽调医疗业务骨干前往市中心医院支援。得知这一消息,刘锋钢第一时间提交申请。12时接到通知,14时他就火速出发。临行前,他在给妻子和孩子的信中如此写道,“疫不平,国难安。我是医生,救治病人是我的职责所在,国难当头尽自己的一份力而已,更何况我们ICU是特种部队,必须冲锋在前。
在援邵抗疫的37个日日夜夜,刘锋钢每天坚守在市中心医院的感染科重症区。他说,每当穿上防护服、戴上无菌手套,就会有一种上战场的感觉,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何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每天三班倒,忙碌而充实。
重症区的病房里,因为长时间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一进病房里热得很,出了病房又觉得冷,衣服经常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一个班8个多小时下来,体力消耗很大,有时候甚至感觉整个人都要虚脱了。“最多的时候,我们要同时监护6个重症患者,盯着每一位病人和检测仪丝毫都不敢放松,确实感觉挺累的,但是比起武汉当地的医生,我们还差远了。”刘锋钢笑着说。
护目镜经常起雾,有时只能从一个没起雾的角落才能看清楚眼前事物;防护服太厚重,影响了手臂的用力;无菌手套太厚,也使得医务人员的手指没有平时灵活。刚进感染科重症区的时候,刘锋钢很不适应。“并不是因为身体的不适,而是这些防护设备让我们操作起来特别费劲。我必须尽快适应,才能更好地去抢救患者。”刘锋钢说。对于每一位危重症患者的病情,他都了如指掌,只要一抢救病人,他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病房。看着这些重症患者经过他们的治疗后一个个病情好转,最后痊愈出院,刘锋钢说,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