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版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访城步清溪古苗寨(外二首)
古镇滩头:年画之乡年味长
长寿村里亮起霓虹灯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下一篇4 2018年1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访城步清溪古苗寨(外二首)
清溪古苗寨
吴本忠
 

三十六峰奇,寻幽蛮峒溪。

有心风雨适,无意古今迷。

袅袅炊烟乱,悠悠驿道迟。

杨家遗老宅,燕子正衔泥。

日月任浮沉,一溪古韵存。

殷殷牵老巷,恍恍入深林。

犬吠乾坤院,鸡啄岁月痕。

山歌来远近,拽住岭头云。

景点链接: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的清溪村始建于南宋,迄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村落中苗族人口占80%,拥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110余幢、四合院落18座,被誉为“湘西南古民居四合院之最”。近年来,城步加大对清溪村古民居的保护、修缮力度,使这座古村落重现光彩。

明洪武元年(1368年),当地村民筹资在清溪河西北处修建了一座清安桥,属连续三拱的石拱桥,规模仅次于县南门河的“荣昌桥”,可惜毁于1958年。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村民集资修筑了一条长2000米、宽60厘米、深70厘米的穿村水渠,渠水流量大,常年清澈见底,味道甘甜,冬暖夏凉,从不枯竭。该水渠至今仍在造福清溪村民。清溪古民居内至今还保存有昔日杨家将练武用过的石礅、石锁、上马石、插枪石等遗物。

清溪古苗寨2008年申报成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成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访“中国古楹联第一村”

武冈瞻浪石,石刻久闻名。

一脉溪流远,三声犬吠真。

联吟家国事,风送圃园春。

深巷村童引,哦声动客心。

景点链接:“中国古楹联第一村”——武冈市双牌乡浪石村,地处武冈、新宁、邵阳、隆回、洞口五县市交界处,有“鸡鸣五县”之说。公元1409年,明朝官宦之子王政海相中此地,迁居于此,因见后山上石板层层翻起,其形如浪,取“浪人至此,如石生根”之意,故改村名为“浪石”。浪石从此日渐繁荣,直至解放初期仍为周边地区贸易中心,现存的古迹仍可窥见当年的繁华。

浪石村现存古民居88座,保存完整的55座。这些古民居坐北朝南而建,均为砖木架结构,排列整齐,布局精巧,建筑风格独特。青砖砌就的彩绘翘角封火墙,青石板铺就的雨巷,镂空花雕的木刻窗棂,由石梁、石枋、石槛、石墩组成的角门皆饰以精致图案,极为精美。最具特色之处,每个角门的石楹柱上都刻有楹联,现有保存完好的石刻楹联41副,木刻楹联20副,墨迹楹联1副,已毁待补刻楹联171副。这些对联的书法或遒劲、或清秀、或飘逸灵动。据省内外诗词楹联专业人士鉴定,像浪石这样对联如此集中,联语、书法、雕刻俱佳的古楹联村,在全国也甚为罕见。

访武冈文庙

翘首飞檐星月挑,钟灵毓秀古城娇。

千年银杏陶公梦,郁郁清风百尺高。

景点链接:1990年被列为邵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武冈文庙,又名孔圣庙,位于武冈渠水北岸,攀龙桥与让龙桥之间,始建于宋绍兴8年(公元1138年)。武冈文庙的建筑群由泮池、戟门、成殿、左右斋廊及尊经阁等构成,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庙前有石狮一对,立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石碑,内有大成宝殿,是祭祀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的地方,红砖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殿前有两株银杏(现存一株),据文献记载,是陶渊明的祖父陶侃亲手所植。陶侃在武冈当县令时,选定这里为学宫基址。后来受《庄子》“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的启发,在学宫内种植了两棵银杏。古银杏几经雷击,依然屹立,其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为文庙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