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9日上午,市区魏源文化市场人潮涌动,张宗凡、陈田安、李子迷等宝庆竹刻艺人一字排开,拿起刻刀现场展示他们精湛的竹刻技艺,吸引众多观众,市民争相一睹艺人风采。
6月9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在魏源文化市场举行的夏季古玩邮票钱币收藏品交流大会上,十多名宝庆竹刻艺人组团“赶集”,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宝庆竹刻展区,共展出百余件精品力作,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品类齐全,涉及竹刻的所有门类和各种技法,有笔筒、臂搁、挂屏、茶叶盒、摆件、扇子、牙签盒、相框等,令人目不暇接。
拿着自己一件得意的竹丝镶嵌挂屏作品《阴雨山水》,80后竹刻艺人李子迷说,这是他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雕刻的,故取此名。这件作品正面用刀削的小竹丝一根根粘贴上去,背面用南竹丝进行包裹,设计十分巧妙。“这件竹刻作品很有创意,技法很别致。”过往群众一边欣赏,一边赞不绝口。
展出的作品中,有全国参展的获奖作品。艺人杨石生带来了他的6件竹根雕、木雕摆件和竹刻笔筒作品,在现场进行展示。其中,竹根雕《洞天牧歌》获2017“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竹根雕《盛夏牧趣》入围2017年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竹根雕作品《盛夏牧趣》结合浅浮雕、高浮雕、镂空雕等技法,表现了童子放牧于天然山石洞旁,并匍匐牛背低哼小调的欢快情景,洋溢着浓郁的乡土风情,吸引众人驻足欣赏。
周诚昊是一名职业画家,他向观众现场介绍其创作的刻瓷作品。他的刻瓷作品气韵生动,有山水、花鸟、动物、书法等题材,画面着色高雅,层次丰富,极富现代感。周诚昊说,他从事刻瓷创作才一年多时间,转型做刻瓷,是想让这一古老的陶瓷装饰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除了民间艺人现场非遗技艺展演、作品展示活动,当天,市文物局、市非遗研究所还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主题为“多彩非遗 美好生活”宣传展示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展板展示的方式,集中展示城步吊龙舞、隆回花瑶挑花等非遗项目和蔡锷故居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展示文化遗产保护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