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水洞的诗不仅有短章,还有歌行,清仁宗嘉庆年间宝庆学博彭洋中就有一首。学博,州、县学官别称,今之市、县教育局长之类。彭洋中,湘乡人,任宝庆学博时,曾助邓显鹤修《宝庆府志》。
他的歌行《游白水洞》分三层:“古来三十六洞天,无一洞天无神仙。邵州城北小有洞,不知开辟自何年。中间斗天元尺五,千崖万壑相钩连。蛮烟瘴雨开复合,知有老蛟蟠深渊。”这一层叙述白水洞的形貌与神奇。
第二层叙述自己的心愿:“我生愿结兹山缘,年年来看石上泉。每逢阻迹辄惆怅,慨不结茅飞瀑边。今年避乱东西走,卜居那惜买山钱。倘放桃花逐流水,问津莫迷渔子船。得此福地安无恙,妻孥性命资苟全。”先说“年年来看”“恨不结茅”,后说买山卜居,苟全妻孥,举家长栖洞中。
最后一层,推己及人,以申宏愿:“丈夫上马能杀贼,誓将提剑靖烽烟。微躯七尺欣然捐,但愿四海老弱安堵无徏迁。”安堵,安居,安定地生活。《史记·田单列传》:“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大有少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风操,古仁人之心也。
清代作《甘棠渡》诗的邵阳人黄则有的儿子黄绍英亦有古风《游白水洞》,对洞中风物、风情描绘得栩栩如生,令读者如入其境:“古洞名白水,幽峭天使独。洞口数里遥,洞身数层曲。石壁耸戈矛,溪流飞箭簇。人在此中行,恍然身在椟。”概写洞况、景况,人如在一个巨大木柜中的感觉。
接着,笔锋一转:“景象豁然开,人家聚成簇。桥将独木支,宅傍悬崖筑。鸡犬与桑麻,居然古风俗。想是秦时人,潜到此中伏。”此写洞中人家古朴淳拙的生活风情。
“潺潺滴水崖,破空悬飞瀑。形如散珠玑,声如听琴筑。灰穴露穹窿,碧厂高如屋。”此写洞中水、洞中穴之情状。
“时来探奇客,昼行举明烛。一层复一层,如入无底谷。行人重行行,胜概递相续。尽处名螺狮,愈旋愈迫蹙。蚓走惮纡回,猱升愁眉促。”此写游人的探奇之艰辛,道路崎岖,光线昏暗,真洞天秘境。故结尾曰:“怪状难备陈,数来当更仆。安得居其间,饮享神仙福。”仆者,隐也。此地如此远避尘俗,当为神仙居所,故愿居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