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师范二年级那年,自考兴起,通过自学考试,可以拿到专科、本科文凭,进而可以考研,迈入高等学府。这对于我们这些大部分来自农村被迫选择中专的莘莘学子来说,真是一个天大的好事,大家奔走相告,竞相报考。
自考设置的专业比较多,有中文、英文、法律、财会等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每一专业的课程十几门不等。每年春秋两季,各有一次考试,一次最多可报考四门课程,六十分即过关,通过一门就可以从教育局领取一张单科合格证。专科只要所有科目都过关了便可以拿到文凭,本科所有课程都过关之后,还要到主考学校进行一次论文答辩,答辩过关了才能拿到文凭。
我们中师生的课程相对轻松,只要你愿意,便可以腾出大把的时间来学习自考课程,是获取高等文凭的大好机会。但也有人懒得报考的,报了自考的同学,平时也不怎么努力。临考前十来天,大家才开始努力读自考书。早上,太阳尚未升起,鸟儿在树叶间里啁啾,漫步在美丽的校园里,随处可见双手捧着自考书读的同学。上课的时候,个别同学拿出自考教材放在课桌里面偷偷地看;晚上就寝,学校的熄灯铃响了以后,仍会有同学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自考书;有些同学双休日也不回家,躺在宿舍的床上看书。
考试的时候,那些付出过努力的人,做起题来洋洋洒洒,很快就能把试卷做完,然后自信地阔步走出考场。另一些读书吊儿郎当的人,削尖脑袋想各种办法作弊,要么把资料藏在口袋里带进考场,要么把重要题目的答案抄在手臂上,要么把希望寄托在别人递过来的纸条上……但那些小伎俩往往逃不过监考老师雪亮的眼睛,轻则被警告,重则被罚出考场。
考试结果出来,往往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同学所报考课程全部通过,他们满面春风,满心欢喜。大部分同学都是过一到两门课,他们往往是不喜不悲。个别同学一门课都没过,他们往往默不作声,当别的同学谈论自考成绩的时候,他们就悄悄地走开。学习这事来不得偷奸耍滑,有一份付出才有一份收获。
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中文、法律等热门专业,我特别喜欢历史,所以我最初选的自考专业是历史。这是个冷门专业,选它的人特别少,因为考生少,连正规的教材都没有。我东拼西凑找来些资料,然后自学。两年后,十二门课程还差一门课程没过关,但不幸的是,历史专业停考了,我拿着那一叠单科成绩单,欲哭无泪。我只好改换成中文专业,从头开始,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拿到了中文专科、本科文凭,虽然没有进一步考研,但它对我从事的工作还是带来非常大的帮助。
前些年,中专学制完成了它的使命,逐渐被取消,走入历史的烟尘中。自考也渐渐冷落了下来,但它深深烙印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 (杨兰芳,邵东市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