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将中小学生德育摆在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涌现出以市第二中学刘易、双清区中河街小学王慧珺等一批“新时代湖南好少年”为代表的身边好榜样。
“重锤”炼队伍
学校是开展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教师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力军”。
为了开展好德育工作,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建立起了一支理念先进、业务精湛的德育工作队伍,明确了负责德育工作的职能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各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组建了以德育副校长、法制副校长、德育主任、团队负责人、班主任和思想政治老师为骨干、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德育工作队伍。
从2019年起,我市把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评价细则,建立了教师宣誓制度,促使宣誓者在教书育人中不断反思自己,警示自己。同时,我市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开展了“向胡进文同志学习”“向钟扬同志学习”等系列师德主题活动,并组建5个师德典型事迹宣讲团,对3万余名教师进行了集中宣讲。此外,我市还建立起了德育“师徒结对”的传帮带制度。
活动引方向
我市坚持以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一系列特色德育教育活动,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让德育工作真正在学生中入脑入心入行。
近年来,各地各校充分利用清明、“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清明节期间的“铭记·清明祭英烈”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国家“烈士纪念日”的烈士公祭活动等已成为常态。
文化浸润心灵。2019年,全市累计开展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国画、传统体育进校园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近3000余场,创编、开发传统体育项目校本课程29个,组织参加传统体育比赛48场次。
文明推动成长。近年来,我市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争做美德少年、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等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形式多样的班会、队会、团日活动,组织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进校园,引导中小学生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还开展了“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湖南”主题教育活动,围绕“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保护母亲河”“爱乡植树”等志愿者行动,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深植学生心中。
合力助成长
近年来,我市积极构建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格局,凝聚育人合力,共促孩子发展。
全市各中小学校普遍建立了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通过不定期讲座、与家长沟通交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子女成长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更好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市第十中学家长学校借力市心理学会,为家长开设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家长走出教育误区,努力提高自己,与孩子共同进步。
我市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双清区通过招募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每月定期在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系列心理讲座和亲子团体活动,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我市还积极鼓励社会爱心人士关爱、帮助留守儿童,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实际困难。2020年上半年,湖南睿华服饰公司、永久公益等爱心组织为邵东市留守儿童捐资助学28万余元,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免费午餐惠及邵东市乡村学校师生1.5万人。邵东市教育局借力该市心理学会专业优势,开展心理健康公益活动,仅今年1-5月,就服务留守儿童人数近2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