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百家论坛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白水洞波浣俗尘(上)
青山一道同云雨
云海
七夕琐谈
福地云山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8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煮酒论史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易祥茸
 

唐天宝七年(748),年过半百的王昌龄受人排挤,被朝廷贬谪到了湘西的龙标(今洪江市)当了个县尉。这是个管理全县治安的官。王昌龄上任不久,朝廷又派来个姓柴的侍御史来监察龙标一地官员的履职情况。侍御史本来是在朝廷掌“纠弹百官”大权的,但柴侍御史也受人挤压,只能被派到底层去跑路“搞调查”。

两人聚在一起,也就有了共同语言,建立了感情。当柴侍御史办完公事,要去下一个地方武冈的时候,王昌龄把他送到渡口,写下了一首诗:“流水波通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就在同一个时期,王昌龄还写过一首诗《送程六》:“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鲙橙虀。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都是送客诗,都和武冈有关,二者表达的感情也差不多。

确实,龙标和武冈同一道青山——雪峰山。历史上,两地的交往也不少:西晋时龙标的五溪苗以舟截断官军水道粮运,官军在战斗中败退,是曾经的武冈县令陶侃带兵前往,使局面得以完全控制;后梁的龙标瑶民潘全盛对统治阶级不满,举兵反抗,终因寡不敌众,失败后逃往武冈,是武冈人们将他包容下来。历史过往,青山依旧。龙标、武冈两地山水相连,情深意厚。是自然地域成就了王昌龄和柴侍御的友谊,还是两人使两地让后人铭记?历史真是个说不清的东西。

其实,连接武冈和龙标的不仅有“流水”和“青山”,还有“路”。两地原本就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在解放前,武冈还有许多人挑着本地土货翻越雪峰山去黔阳换取那里的山货,一年几个来回,就能保证一家全年的温饱了。解放后,我们修建了320国道,修建了沪昆高速,特别是怀邵衡铁路的通车,两地联系更加便捷。我想,被誉为“诗家天子”的王昌龄老先生如果在天有灵,知道今天交通的发达、通讯的先进,也就绝不会因他和柴侍御“隔山隔水”而有“离伤”之情了。

(易祥茸,邵阳市二中退休教师)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