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好干部是至关重要的人才资源,是克敌制胜的重要保证,是执政兴国的重要力量。基层干部是离群众最近的人,要想真正了解群众需求,必须善于“倾听”。
“听”字为先,方知民意。春江水暖鸭先知。把静听做在先、民意才能知在前。作为一种工作作风和学习方法,倾听是贯彻群众路线的起点,是形成信任的前提和基础。“听”的本身就是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破解难题要先听,要把“倾听”做在先。“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找准问题症结所在,才能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解决群众的难题。
“听”有真心,才得真意。身入才可心入,深入方能真听。倾听需要一颗赤诚真心,真心实意、坦诚相待。基层干部要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流,一句真诚的安慰、一个实际的行动,都会被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而从心底里接受你、感谢你。不管是朋友亲人,还是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倾听,只有不走过场,付出真心诚意才能从群众中得到真心的反馈。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理解倾诉者的心情和处境,站在群众的角度感知他们的困难和心境,理解他们的心情和需求,才能从群众中找到破解问题的答案。
“听”贵有恒,久久为功。“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倾听群众的声音要经受住时间的考量。一次两次的“听”,不一定立即得到群众的信任,只有常听、多听,才能得到更多信任;只有多与群众亲近,多听听群众的俚语乡音,群众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善于听才能全方位的了解群众需求,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科学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才能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言能听,道乃进。”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是了解社情民意、衡量为政得失的有效途径。认真倾听民声,善于凝聚民意、汇集民智,让民意畅通,才能有助于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