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市持续高温,多次发布高温黄色预警。烈日下,街道上行人寥寥,然而建筑工地上依旧忙个不停。建筑工人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像钢筋一样扎根在工地,筑起楼市的高度。
8月4日上午,我们来到和盛·中央城三期项目建设现场。还未进工地,就能听到巨大的机器轰鸣声。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工作在钢筋水泥中,阳光直射下来,几分钟就让人感到皮肤滚烫。今年57岁的余贵生是一名搬运工人,已经在这工作了两年,每天需要不断地将砖块搬运至小车上,再通过升降电梯运送至高处。据介绍,这个工地上有上百人施工,为了避开中午最热的时候,每天从清晨六时开始,他们便会来到工地,直到晚上七时才会离开。
余贵生不知道自己到底运过多少砖块,他从早到晚围着这些砖块打转,手套早就磨得漆黑透亮。当我们询问工作的辛苦程度,他弯着腰拖着装满砖块的小拖车往升降机走,有些吃力地说:“没什么辛苦不辛苦的,来工地做这个事,就要好好干。”
正说着,迎面走来一个女工,满脸的汗水,她说自己是开升降电梯的,电梯里还配有小风扇,一天下来也不太吃亏,真正辛苦的是这些在工地上正晒着太阳做事的工人。我们看到,当工人拖着满载砖块的小车进入电梯后,她便神情专注地操控起来,随着电梯上升,太阳也穿过升降机的缝隙照在他们身上。由于温度较高,狭小的机箱如同蒸笼一般,但却是工人们难得的休息机会。
在作业现场,雾炮正向四周喷洒水雾降温。大桶的矿泉水摆在角落里,余贵生又运完一趟,和工友交接后,边擦汗边大口灌着水,身上的衣服布满一道道盐渍,扬起的灰尘也被汗水黏在衣服上,让人看不出这衣服本来的样子。
下午4时,我们来到名人国际楼盘的施工现场。这里正在进行最后的扫尾工作,没有巨大的机器轰鸣,只有戴着安全帽忙碌其中的施工人员。当我们见到建筑工人何自成时,他正在一旁抽烟休息,听到我们的来意,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们干这活的,身上又脏又臭的。”阳光下他脸上满是细密的汗水,笑的时候,那些汗水都很晶莹地闪动起来。
何自成今年55岁,老家在新邵,每天早上7时和工友一起从新邵坐车赶来工地。他说,自己已经在工地上干了几十年,之前是在外面打工,也管理过很多工地,现在年纪大了,回乡来做事,最热的这两个月正好来做这片工地的扫尾工作。“像那边的碧桂园小区、这边的名人国际小区,都是我们参与过的。”谈起自己参与建设的项目,何自成就有成就感。
“最辛苦的就是这些纯手工的工作,比如挑砖、搬水管等,没有机械可以代替。”何自成负责的是管网铺设,一边说着,一边弯腰用铲子铲走碎石沙砾,一旁的工友挑起装满碎石的担子,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铺了一层绿网的沙石上。工期有限,天气炎热,但没有人期望下雨降温,只想趁着天气晴朗完成任务。
每天从早到晚顶着大太阳忙活,何自成却不觉得累,反而充满干劲。他告诉我们,大儿子已经工作了,小儿子刚从部队转业回来,正在找工作。“我得趁着干得动,多干活,还要帮我儿子娶媳妇呢!”听到这句话,大伙儿都乐了。这些挥洒汗水的工人们,拼着一身力气,用自己厚实的肩膀,筑起一座座楼盘,也为自己家庭、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下午6时,工人们陆续收工,坐上回家的车。此时阳光已不再灼热,道路交通晚高峰已然来临,建筑工人们摘下安全帽汇入滚滚人流中。这群看似最平凡的人,用高温下的坚守和满身的汗水,给楼市筑起了不平凡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