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察与思考
3上一版  下一版4
 
引导群众 凝聚群众 服务群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烟雨谣
​下好一步子 动活满盘棋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8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伍荣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迈入新时代,新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不断顺应历史发展要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刻领会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汇聚起能够战胜一切困难险阻的磅礴伟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迈进。

一、坚持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作为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根本宗旨和根本追求。

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了谁”的问题。我们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先锋队,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政党。坚持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就是要以人民为导向来思考问题,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我们要始终把民生疾苦放在心头,把改革重任扛在肩上,不断推进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落地实施,推进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到全体人民,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二、坚持依靠人民创造丰功伟业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命脉根基在人民。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历史是中国人民共同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共同培育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是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共同奋斗出来的。

坚持依靠人民来创造历史就是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虚心求学于民、虚心问策于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奇迹,曾经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换了人间;曾经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尽展新颜。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幸福感不断上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阔步前行,中华民族的前途一片光明。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坚持依靠人民来创造历史还要坚持让人民来评判一切工作。群众的意见就是衡量我们工作长短优劣的最好度量尺,要始终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在制定政策、出台措施、落实任务中都要注重人民群众的评价,增加人民群众的话语权和评判权,使党和国家事业始终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三、牢牢把握群众路线这一党的生命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始终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根本工作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真正筑牢长期执政最可靠的群众根基。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把群众路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让改革发展成果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证将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各项生活中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力推动中华文明实现创新发展,不断充实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坚持在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活环境。

(作者系邵阳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