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9月,我由音乐大师贺绿汀家族办的循程中学(今邵阳市六中)保送到邵阳市一中高39班。市一中位于马鞍山下,邵水之畔,面对“宝庆八景”之一的“佘湖雪霁”,三面环水,环境幽雅。学校始建于1941年3月,原名“湖南省立第六中学”,1952年12月更名为“邵阳市第一中学”。这是一所毛泽东主席的老师张干任首任校长的名校,这是周恩来总理曾题词的全国“先进集体”,这是载入国家《教育大辞典》的三湘名校。我能来到这么一所历史悠久、绿荫如盖、书卷飘香、名师荟萃的学校深造,这是一生中的大幸。
学校党组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得很紧,科任老师都会见缝插针给我们讲些革命故事。校团委书记周进儒经常在上团课时讲战斗故事,特别是在北京上过大学的老校长刘星堂经常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讲“五四”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尤其讲到“火烧赵家楼”的匡互生、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的英勇事迹时,我们更是热血沸腾,下决心为祖国强盛而读书。
记得最深的是校领导请了“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来校作报告。1959年5月23日,阳光明媚,邵水欢唱,校园的白杨欣欣向荣,学校组织了30多人的欢迎葛振林的队伍,我是其中之一。大家手持鲜花,操着洋鼓洋号,到汽车站把大英雄葛振林接进学校。市一中的师生加上兄弟学校来的共8000余人,齐坐在东操坪上,歌声嘹亮。只见校领导陪着葛振林走上主席台,全场掌声雷动。
葛振林身着崭新的军装,胸戴大红花和军功章,不断向大家招手并致军礼,接着讲起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故事,一下子把我们带进了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狼牙山上。那是1941年8月,日寇集中兵力向我北岳根据地进行大“扫荡”,9月25日,3000多名鬼子向狼牙山围过来。我八路军团长邱蔚带着部队撤到狼牙山下待命,叫七连六班抢占棋盘陀掩护主力转移,第二天十二点钟以前不准敌人越过棋盘陀。六班只有五个人: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玉。他们把手榴弹从山底直埋到半山腰。刚天亮几百鬼子就向棋盘陀移动了,突然天崩地裂的巨响,不少鬼子随着硝烟飞上了天。过后,鬼子又向山上爬,离六班只有二三十米了,全班的手榴弹飞向敌群,敌人便用二三百发炮弹向狼牙山轰击……
六班战斗一天一夜滴水未沾,直打到太阳挂到正空,敌人未能爬上棋盘陀。六班完成了任务正当要“走”的时候,班长看到前面有两条路:一条走主力转移的路,敌人会死跟不放;一条是通往三面都是悬崖的棋盘陀顶峰。班长带着四人攀上了顶峰,鬼子像疯狗似的跟了上来。全班只剩下一颗手榴弹,只得一齐举起石头向敌人砸去。鬼子越来越近了,班长把最后一颗手榴弹甩向敌人。敌人还是步步逼近,五个人只渴求着英雄的一生,流着泪把枪砸了,跟着班长一齐纵身飞向深谷。
这时一团已经安全地跳出包围圈。葛振林和宋学玉挂在半山一棵树上,被老乡救起送进了医院。马宝玉和胡德林、胡福才光荣牺牲。听完葛振林的报告,学子们掌声不断。
从那以后,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我当师政治部主任的陆军第87师,师长陈永顺恰好于1959年在“狼牙山五壮士连”当连长。在百万大裁军中我师被裁,陈师长领着副政委程有元和我等五人完成善后工作时,合影留下最后一张军人照。三十多年了,这幅照片一直挂在我家的客厅中。
(伍想德,原邵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