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凡是艺术家都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诗心和匠心,缺一不可。艺术家如是,教师更是如此。师者,当以诗心和匠心为翼,方能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自由翱翔。
这是邵阳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欧阳建美的自勉之言。教坛耕耘近二十载,她载行载思,以琢以磨,在教改的浪潮中,不断优化自己追求的“诗意”课堂,用实际行动守护自己“倾心教书、大爱育人”的教育诺言。
2008年从湖南师大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的欧阳建美,不顾家人和朋友的不解来到市一中任教。当她满怀热情地走上讲台,却发现了高中语文的尴尬境地:一些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得可怜,一些理科生甚至会在课堂上写其他作业。为了提高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和文化素养,她自掏腰包买了很多书,成立“班级图书馆”,并开展“师生共读”、“家校同读”、“生生竞读”等活动。同时,她勤奋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升自我。她将每一堂日常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欧阳老师的课上得太美了,上她的课,总是觉得下课铃来得太快。”已读大二的学生黄港说起来,依然印象深刻。
“很多事情只有把它做细了落实了,我们的工作才会更有效。”这是她坚守的信条。熟悉欧阳建美的同事都知道她的一大特点——较真。要求学生七点半到校,她必定七点就已经来到教室;每年开学,她总会提前两天到校,开始分批逐个检查学生的假期作业及学习情况。为了备好一堂课,她总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课堂引用资料,她一定要正确到标点符号。“因为你是在传授知识,你的任何一个细微的忽略,都可能误人子弟。”
诗意结硕果,匠心吐芬芳。2014年,她在高中语文国培班上汇报课,得到听课专家的高度认可;参加全市教学比武,斩获特等奖第一名;多次在全市教师培训班上观摩课、示范课,赢得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被评为“省教学能手”“市优秀共产党员”;获得“邵阳市五一劳动奖章”;在《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语文课程辅导》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及文学作品。所带班级年年被评为学校“文明班级”,语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学生唐图南参加“新概念”作文比赛,获全国二等奖;刘馨蔚等高考语文130分以上;黄港、高远等不少同学的作品多次见诸报端。
从教多年,已近不惑之年的欧阳建美却从来没有职业倦怠感,她依然全身心“泡”在教学上。当被问及是什么让她依然保有初上讲台时的那份热情?她笑着说,“当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引领下精神世界日益丰盈,能够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仁爱和美,所有的苦和累都已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