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新邵龙山大峡谷漂流区里好不热闹,成群的游客身着安全装备,两人一组坐着橡皮艇,从林海花潮中顺流而下,浪花里飞出一串串欢乐的歌声。“近段时间,龙山大峡谷漂流项目吸引众多游客,今年夏季,预计游客将达2万人次。让更多的邵阳人到家乡的景区体验、了解家乡的美,更好地对外宣传好家乡。”邵阳市旅游协会副会长、腾邦旅游负责人银西龙介绍,这是该公司今年开展“家乡人,爱家乡,游家乡”第五季的万人游主题活动。
今年端午节小长假期间,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统计数据表明,全市共接待游客61.62万人次,恢复到去年同期游客量的76.62%,实现旅游总收入4.04亿元。我市文旅市场正在加速复苏。
邵阳人游邵阳,生态游成首选
自4月中旬旅游行业有序开放以来,以亲近自然山水、拥抱健康生活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备受市场青睐,逆势而上。今年“五一”假期,我市短途旅游、乡村游升温,越来越多的城市游客选择到乡村、城市近郊进行蔬果采摘、游山戏水等休闲活动,追寻传统记忆,体验生态旅游。新邵清水长寿村,邵东怡卉园、武冈云山露营基地、洞口古楼茶园、宝瑶古瑶寨等地同样备受游客欢迎。云山景区精心打造了“七彩风车节”“森林疗养区”“聆听风铃”“棉花糖小屋”等多个互动活动,丰富了旅游内容,生态旅游增强了对游客吸引力。
自驾车出游活力十足,短途短线游、城市近郊游、家庭亲子游等持续走热,成为带动旅游业迈向复苏振兴的重要支点。
为推进我市文旅复苏,我市许多景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邵阳市居民,积极开展“邵阳人游邵阳”活动,还在“3.8”“5.19”“5.20”“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特别日期和暑假,推出了相应的优免政策来扩大文旅市场消费,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今年暑假全家放弃了出国游和国内游的想法,选择在省内、本地周边自驾游。到附近崀山和南山景区走走,给自己和孩子彻底放松下心情。”市双清区刘先生表示。从市区多家旅行社近期订单来看,自由行、省内跟团游、定制游是预订最多的三种类型,租车的人数已恢复到去年水平。随着暑假“旅游模式”的开启,市民的出游意愿进一步增大。
新技术振行业,多举措兴文旅
疫情下新技术加速文旅新业态的发展,上半年,我市旅游业加速向线上转型,线上体验带动“线上云游”。邵阳市旅游学会副会长、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肖炜认为,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营造线上化的沉浸式文旅体验具有强大的市场空间,文旅市场借助新技术发展,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云旅游、云观展、主播带“游”等新业态正在蓬勃发展,邵阳文旅市场前景大好。
崀山景区自2月27日复园以来,借助新技术开展了“云游崀山”系列直播活动和抖音短视频大赛活动,共吸引了近400万粉丝观看直播,同时在微信、微博以及新闻媒体上全网宣传,预计全网浏览量超过1000万。同时,5月25日启动的“崀山申遗成功十周年品宣崀山十大最美打卡点”抖音短视频大赛,浏览量超过240万,营造出人人都是创作者,个个都是宣传员的良好氛围。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市文旅市场不断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加快科技赋能,合力拓长文旅链条。端午假期,全市各级文旅单位按照文化和旅游部“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全市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量继续按照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来执行,崀山景区、黄桑景区、云山景区等35家3A级及以上景区全部实现预约制度。
“新的旅游市场环境下,消费者的旅行体验链条被大大地延长了。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户外景区、主题乐园等文旅综合体、民宿、观光体验、特色主题文创等新业态将获得较为快速的发展。”邵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王松柏认为,随着国内跨省游的放开,加上暑期旅游和中秋、国庆等假日旅游市场的强力支撑,我市更多潜在旅游市场需求将在下半年释放,我市文旅市场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