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六岭书林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主角》的圆与缺
消蚀不了的真诚与诗情
趣说张道士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2020年7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红楼梦》
趣说张道士

黄三畅
 

《红楼梦》里的张道士,着墨不多,却给人留下不浅的印象。

从第二十九回可知,清虚观张道士是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身。也就是按八字命运,荣国公贾代善应该出家做道士的,而做了道士,当然不能承袭乃父贾源的爵位、安享荣国公的尊荣了,于是买了张某做替身。从这一角度来说,这位姓张不知名谁的张道士应是荣府的大恩人。

他老人家也运气好,因为与荣国公有这一层关系,就得到了许多实惠和荣耀。他是建在京城的清虚观的一观之主——主持,还掌“道录司”印。“道录司”掌管道教徒事务,其主官称正印,可谓“朝廷命官”。还曾被先皇御口亲呼为“大幻仙人”,又被当时皇上封为“终了真人”,王公藩镇都称他为“神仙”。可见他老人家既是方外之人,又是官场中人。

而入了官场,就离不开世俗。文中对他老人家的描写,主要是世俗中的表现。

那天,贾母带着一干人来到清虚观祷福,张道士就来向贾母请安。先是哈哈笑着称贾母为“无量寿福”,问候“老祖宗一向福寿安康”“众位奶奶小姐纳福”,然后就恭维“老太太气色越发好了”。贾母回复“老神仙,你好”,他又笑着说“托老太太万寿万福,小道也还康健”。从言笑中可见其全是世俗中谦卑者对尊贵者的奉承。然后他又说“别的倒罢,只记挂着哥儿,一向可好”。这更说明他老人家精通世道:关心贾母最宠爱的宝玉,是对贾母最有力的奉承。等宝玉来到他身边时,他抱住问了好。抱,显得何等亲昵!然后又向贾母笑道:“哥儿越发发福了。”言在此而意在彼,还是讨好贾母。当贾母埋怨贾政逼宝玉读书逼出病来时,张道士又说,前日他在好几处看见哥儿写的字、作的诗,都好得了不得!进一步奉承,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夸张也是可以的。又对老爷(贾政)抱怨哥儿不喜欢读书提出异议,显得与贾母同声相应。然后更提高奉承的档次,说哥儿这形容身段言谈举动,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说着还留下两行泪来。不愧是“神仙”,需要眼泪眼泪就来了。当然能赢得贾母的满脸泪痕啊!然后又要给哥儿做媒,他老人家知道,如果做成功了,自己会更加受到贾府的亲睐,没做成功,贾母也会感激他,不会责怪他。

这位“神仙”的世俗表现,最有意思的还是后面的情节。

当王熙凤责问他,她女儿巧姐的寄名符也不换去时,他笑着说了原由,又说马上取来。说着跑到大殿上,拿了一个茶盘,搭着大红蟒锻经袱子,托出符来。真的好隆重!聪敏的王熙凤是看出了他的用意的,说“手里拿出来罢了,又用个盘子托着”。他老人家自然有说法:“手里不干不净的,怎么拿,用盘子干净些。”王熙凤也一针见血:“我不说你是为送符,倒像是和我们化布施来了。”这位老“神仙”可真是头脑活泛,马上说拿盘子来是一举两用,不是化布施,是要将宝玉的玉请下来,托出给那些远来的道友并徒子徒孙们见识见识。这时贾母说,这也不必让你跑来跑去的,就带宝玉去,让他们瞧就是。老“神仙”说:“外面的人多,气味难闻,况是暑热的天,哥儿受不惯,倘或受了腌臜气味,倒值多了。”有道理得很啊,而且又一次表现出对宝玉的关心。

还有出人意料之举。贾母命宝玉摘下通灵宝玉放在盘内,这位老“神仙”兢兢业业捧出去不久,又捧着盘子来了,盘子里竟装满那些道士们传道的法器,皆是珠穿宝贯,玉琢金镂,共有三五十件。说都是道士们的一点敬心,他也不能阻挡。宝玉说,他要这些也无用,就散给穷人吧。老“神仙”可不依了,说若给了乞丐,一则与他们无益,二则是糟蹋了这些东西。他的想法应该是,宝玉不受,会退还给他的,还会有回谢。孰料算得不准,宝玉便命收下了。不过也不要紧,他知道会有更多的回谢。

贾府回谢了张道士他们多少,后文没有写。贾府是绝对不会白拿了这些东西的,管家婆王熙凤尤其注意礼尚往来,张道士的盘子,肯定会大大丰足的。

(黄三畅,武冈市二中退休教师)

 
3上一篇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