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罗美洲,今年43岁,市中心医院中央运输中心担架组的一名担架运输员。疫情发生后,我承担着感染科新冠肺炎病人及疑似病人的担架运送入院、转科及各种检查的转运任务,为及时救治病人守好生命转运线。
一年前,我来到市中心医院,成了一名担架运输员,先后在手术室、急诊科做了半年。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市中心医院作为收治新冠肺炎病人定点医院,根据工作需要,必须配备一名担架运输员,需要24小时在感染科值班,随叫随到。
当市中心医院中央运输中心主任向全体担架员征求报名时,我没想太多,也没和妻子商量,就报了名。我的妻子是市中心医院麻醉科的一位卫生员,家中有两个儿子,大的15岁,小的8岁,他们交由年迈的父亲照顾。1月28日(大年初四),在万家团圆的时刻,我放弃了享受天伦之乐,进驻市中心医院感染科隔离区。
几天后,我才打电话把我进驻感染科的消息告诉了妻子。妻子十分不理解,连忙叫我回去。我告诉妻子,转运新冠肺炎病人及疑似病人这个工作总得有人去做,喊别人也是冒风险。我只要做好防护措施,就不会有事。在我的耐心劝导下,妻子逐渐打消了顾虑,尊重了我的决定。
把患者送到病房、推着患者去检验科做化验、去CT室做检查,这是我日常的工作内容。每一次转运患者,我需要穿着全套的防护服,在转运期间不能上厕所,所以只能尽量不喝水。转运一趟,要一两个小时。一趟转运下来,我的衣服都被汗水打湿,护目镜也蒙着一层水汽。最多的一天,我要送10多名患者。
哪里有召唤,便奔向哪里。凌晨3时,接到转运患者的通知,我就得马上出发。转运完患者,我来不及休息,又立即投入到白天紧张的转运患者的工作中去。转运患者是个体力活,十分辛苦。有时,累得不想动了,我多想停下来休息一下。可咬一咬牙,我又坚持了下来。面对高负荷的连轴工作,我任劳任怨,毫无怨言。
晚上,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隔离的宾馆,不管多累,我都会抽空与儿子、父母视频,这是我最轻松幸福的时刻。
随着疫情渐渐消散,我在感染科的工作接近了尾声。就在隔离区奋战了50多天后,3月20日我回到宾馆隔离。隔离14天后,我就可以正常上班了、与家人们团聚了。虽然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但是回顾这50多个日日夜夜,我为自己是一名生命转运线的“运输兵”,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一份力量而感到庆幸、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