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清明节,一早起来,打开窗户,春雨潇潇,寒气逼人。
往年清明节,我和父亲都会回老家为奶奶扫墓。今年,受疫情影响,在清明节前夕,有关部门就发出号召,提倡不出户祭扫,网上祭扫,寄托哀思。我和父亲及家人决定今年清明不去奶奶的墓地祭扫,在家中寄托对她的思念。
我一出生,爷爷就已经去世了。因此,故去的亲人中,只有奶奶跟我最亲,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
她的去世,仿佛就在昨天。我至今仍清晰记得,那是1999年的春天,我正上初中二年级。一天,我放学回家,发现父亲的脸色凝重,神情严肃。当时,我只听见父亲说了句:“你娭毑(āi jiě,奶奶的意思)走了……”后面的话,我没有听到,只知道心里一颤。第二天,我随父亲赶回老家,看到了挂有奶奶慈祥面容遗像的灵堂和安放奶奶遗体的棺木。当我跪下的那一刻,泪水同时落了下来。“娭毑,您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走了”……现实的一切,让我无法接受,幼小的心灵第一次感受到生离死别的痛苦。
奶奶的一生,含辛茹苦,走过了风风雨雨,与其他劳动妇女一样,肩负着生儿育女的责职,为家庭呕心沥血。奶奶出生在旧社会,因为受时代观念影响,她还缠足,是个小脚女人。她经历过多种精神摧残,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奶奶怀上了我的大伯,但由于躲日本鬼子,常年奔波劳累,加上精神负担,导致了大伯早年夭折。这成了奶奶一生中的痛。因为我是家中独子,所以奶奶特别疼爱我,有什么好吃的,先让我吃。夏日炎热,奶奶经常边打蒲扇边讲故事,为我驱蚊散热,让我进入美好的梦乡。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奶奶年迈,跟我父母亲住到一起。那时,我刚上小学,有次因为贪玩,很晚才回家,一向严厉的父亲要打我,还是奶奶劝阻了。晚上,奶奶还是语重心长地跟我讲:“要按时回家。多读书,才会有出息……”
奶奶,孙儿我已经长大了,有了家庭,孩子。奶奶,我想您,想您慈爱的笑容,想您如山般的厚爱,想念您陪伴我、照顾我成长的岁月。
(魏亮,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任职于长沙市岳麓区三汊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