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人耳熟能详,的确是感人肺腑之言呀!
已经是寒冬腊月,离团圆佳节不足半月时间,村子里头过年的气味已经有些:我们这些外出读书的孩子们拖着行李箱回来了,外出工作的年轻人也陆陆续续回家,真是一番其乐融融的幸福景象。
一年里头好不容易回次家,按惯例奶奶是把我当宝贝一般养着。奶奶是个乐观大方的,这次就不按常理出牌了。回家第二天,奶奶大清早叫醒我去买年货。冒着刺骨寒风走到街上,奶奶说:“今天办年货,我在前面买,你在后面拿。”那会我以为风太大,奶奶和我开玩笑呢!而那天我提了一天东西,回到家胳膊、腿疼了好几天。我嚷着再也不去街上。奶奶逗趣一般说:“好不容易你在家,帮我提一点,哈哈!”
院子里那些奶奶们总是爱来我家唠嗑的,听到这事便聊开了。
六十多的八奶奶搓着手说:“你倒好,孙女给你办了年货,有个提的。我就什么都不能动,干着急。”
奶奶说:“你福气好,等儿子媳妇回来办,不用管。”
另外一位头发还没有白完的六奶奶低头擦鞋说:“还是年轻人回来弄好些,我们这些老婆子做不好的,讨人嫌。”
我想着这些老人家也就是天天在家闲着,难免“杞人忧天”。
奶奶说:“是啊,去街上买个东西,拿不起,让别人帮个忙,别人一句‘老了老了别折腾,让你崽来’。”
八奶奶说:“别说别人了,上个月我没水喝了,侄儿跑来说我家水管断了。我去接水管,半天过去了,没力气拧不紧。侄儿子走过来说:‘八娘还没弄好啊!’我想着叫他帮个忙,拧一下,谁知道人家当没听见!”
六奶奶说:“说不好听点,养大的儿子,成了泼出去的水了。每个月寄生活费回来,有什么用?我用不出去,收着养虫啊?”
奶奶说:“你们真是‘老里老气’,老糊涂了,儿子寄钱还不好……”
呵!什么养子防老?听这些老人的一席闲聊,我气呀!我气为什么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金帽子能够遮羞。双亲养子,那会儿照旧需要外出才能养家糊口,但双亲可曾让你冻过,饿过,受人欺负过?“子欲养亲”,这个“养”究竟是什么?是每月按时的生活费?是几个嘘寒问暖的电话?是几次医药费?过年回家买几件衣服?
我气时间最冷酷、最无情,把我的亲人并入了老人的行列;我最气我没出息,最简单的孝也还做不到,哪怕提个东西的机会也只能是在过年回家的时候……
养子防老,怎么防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