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清区,有一个名叫“双清区婚恋家庭咨询服务中心”的团队,该团队拥有固定志愿者52人。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该团队已调解875对闹离婚的夫妻,促使其中21对夫妻暂缓离婚,69对夫妻重归于好。
一对夫妻离异,破碎的绝不只是两颗心。这团队是如何让69对夫妻破镜重圆的?
政府搭建平台
双清区民政局把婚恋咨询与调解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通过购买“修复夫妻感情,共建和谐家庭”社会服务项目,由社会组织双清区婚恋家庭咨询服务中心负责运营,在每周三全天安排心理咨询师、婚恋家庭咨询师、律师等专业志愿者为前来登记结婚或离婚的居民,提供婚恋指导和咨询服务。
“为了给服务对象营造一个温馨宽松的环境,我局在婚姻登记处设置了一个功能齐全的特别咨询调解区,情绪激动的人来到这里,容易安静下来。”双清区民政局副局长刘利群介绍。
提高调解站位
邵阳市家庭和谐促进会会长、双清区婚恋家庭咨询中心主任李茜表示,做婚恋家庭咨询与调解社会服务很不容易,因为前来离婚的夫妻表现各有不同:有的大呼小叫,有的哭哭啼啼,有的怨声载道,有的满腔怒火,但也有心平气和而来的。面对这些服务对象,首先志愿者本身要调整好心态,坚持笑脸相迎,老话说得好:“巴掌不打笑脸之人。”一杯清茶可以让你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但是现实工作中,也有个别服务对象不管怎么处理或接待他们,都不如意。面对这样的服务对象,志愿者的做法是冷处理,让服务对象有充分说话的机会,待他们情绪稳定了再和他们慢慢交谈。
“我接访过这样一对夫妻,一到婚姻登记处,男的就大呼小叫,指手划脚催促工作人员快点给他们登记办理离婚手续。面对这样的服务对象,我采取的措施是先将其搁置一旁不急于接待,让他自我感觉一下他的做法不够妥当,待他情绪稳定下来,再和他慢慢交流,这样才能有更多机会了解到事情真相,因为他发泄的过程也是吐露真情的过程。而对那些老弱病残的服务对象,我们会给他们一个微笑、一杯开水、一声问候、一个简单的搀扶,让他们能与我们心贴心地交流,更能积极配合我们一同来处理事情,为我们顺利调解打下基础。”李茜介绍。
开展技巧培训
“我们组织52名志愿者定期进行能力提升培训和开展个案指导,推动志愿者提升咨询服务与调解技巧,以保证服务质量。”项目督导唐友忠表示。
唐友忠介绍,常用的咨询与调解业务技巧包括以下八种——
一是矛盾缓和。有些离婚事件是由琐事日积月累引起的,一旦爆发,容易使矛盾极度对立,要马上彻底解决双方的矛盾,并非易事。因此,首先要做好缓和双方矛盾的工作,确保矛盾不进一步恶化,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二是情绪疏导。有些夫妻特别是年轻夫妻往往因为情绪一时无法控制而冲动离婚,因此首要的工作是做好情绪疏导,让他们从感性回归到理性。当情绪上的不理性因素消除后,咨询与调解工作的难度就会逐步降低。
三是借助外力。父母子女或夫妻之间的纠葛,往往因双方之间情感互动出现问题才会产生矛盾。因此单纯依靠夫妻双方往往难以将矛盾及时化解。这时就要借助双方共同熟悉和信任的人参与调解,使双方能透过第三者来重新审视自己和看待对方,使咨询与调解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抓住主要矛盾。夫妻闹离婚的原因很复杂,牵扯到方方面面,但关键的问题往往只有一两个。咨询与调解工作重点在于抓住主要问题,将双方的对立面尽可能消除,其余问题往往就会迎刃而解。
五是亲情唤起。对那些亲情感特别强烈的离婚夫妻,在咨询和调解时,要巧妙地唤起当事人对亲情的感受,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是角色调整。对那些因缺乏母爱的姐弟型夫妻、因缺乏父爱的父女型夫妻,往往是一方因为随着自我的成长和阅历的增多角色发生了变化,以致对方不能适应而产生矛盾,因此,在咨询和调解时适时应用角色调整的技巧,效果大都较好。
七是认知行为矫正。对那些因为一方有不良习惯(如赌博、酗酒、夜不归宿等)导致对方不满、直到无法忍受前来离婚的夫妻,更多的需要志愿者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从非常专业的角度对当事人的认知和行为进行矫正,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八是人格重塑。那些对父母言听计从的妈宝男、乖乖女组合的家庭,往往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太深,人格上不能独立,结婚后不能建立新的家庭关系模式,夫妻之间难以磨合,离婚率相对较高。对这些服务对象,必须跳出纠纷调解的框架,进行深层次的心理分析,让服务对象能从第三者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婚姻,并愿意与父母做人格上的分割,才能真正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