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群众更满意
加快ETC设施建设 提升高速通行效率
新邵: 助学捐赠惠泽81名困境学子
市观赏石协会在城南公园举行宣传推广活动
长沙爱心企业新宁助学
北塔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开展“消费扶贫,义务宣传”活动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下一篇4 2019年9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群众更满意
——市住建局驻蔡桥乡南林村帮扶工作纪实
邵阳日报记者 李定明
 

邵阳县蔡桥乡南林村是三村并—的大村,共有村民896户3647人。群众基础差,老百姓对村干部意见大,对村里工作不支持,对扶贫工作怨气多。市住建局驻蔡桥乡南林村帮扶工作队进村后,积极想法子,出点子,真心办实事,合力谋发展,不断化解不利因素,赢得群众信任,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抓好班子建设,让老百姓有归属感。南林村原来的村干部“面和心不合”,原村党总支书记是乡里下派的,因身体原因不到半年就辞职了,原村主任因涉恶被批捕,村里没有主心骨,群众没有归属感。面对这一复杂状况,工作队及时向蔡桥乡党委、政府汇报,提出配齐配强班子的建议。村里分别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村“两委”班子,并增加了一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总支委员。新的村级班子组建后,他们立马与班子成员开展“一对一”交心通气,交任务,压担子,明责任,教方法,还专门研究制定完善了《南林村值班工作制度》《南林村会议制度》等规章制度。

办好民生实事,让老百姓有信服感。通过为民做好事、办实事来取得百姓的认同感。一是修建田间机耕道。全村90%的稻田分布在一条2600米长的田垄里,以往田间耕作主要靠人背马驮,十分辛苦。为改变这种状况,村民强烈要求修建一条4.5米宽的田间机耕道,投资预算在90万元以上。工作队顺应百姓呼声,积极筹措资金,一户一户地上门做思想工作,签订支持修路的承诺书,群众热情高涨,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八成的工程量。二是建好村级服务平台。工作队筹措30多万元资金,按照党支部“五化”建设标准,规范设置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为百姓提供一个良好的办事环境。三是启动农电升级改造。由于电压低,一到过年,不少村民家里的饭煮不熟,群众意见很大。工作队积极奔走市县电力部门,得到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农电升级改造已于2018年底启动施工,预计今年9月底完工。四是实施道路硬化工程。工作队与施工方协商,按轻重缓急的原则,分阶段实施,已于今年8月底完成村内全部19条通组道路硬化任务。

做好政策宣传,让老百姓有知晓感。一是做好政策宣传。工作队在村内交通要道和人口集中院落竖立了30块宣传栏,粘贴宣传标语和党的惠民政策,让老百姓知晓,减少误解和猜疑。二是开展民情恳谈会。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利用夜晚和周末,深入到22个自然院落,与村民共坐一条凳,面对面促膝交谈,听取村民意见,宣传脱贫攻坚政策、乡村振兴战略,做到“把政策讲透,把工作讲清,把百姓心气讲顺”。三是举办贫困户座谈会。召集村里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邀请乡扶贫办业务骨干讲解扶贫政策,2名已脱贫的致富典型现身说法介绍经验,工作队作“感恩·自强·支持”的主题演讲,发出了“我脱贫我光荣”倡议书。四是扎实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在后盾单位市住建局开展多次“结对帮扶”业务培训,要求每名结对干部按“六个一”要求进村入户开展帮扶,今年23名局机关干部结对帮扶69户贫困户,每名干部已入户走访4次以上,加深了与“穷亲戚”的感情。

夯实产业发展,让老百姓有获得感。一是建立奖补政策。为引导贫困户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建立增收长效机制,变“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脱贫,工作队制订出台了《南林村产业发展以奖代补政策》,主要针对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实行奖励,激励贫困户发展产业,提高收入。明确规定养鸡鸭50只以上,养鹅20只以上,每户奖励500元;养猪2头以上,养羊10只以上,每户奖励500元;养牛1头以上每户奖励1000元,极大地激发了贫困户的致富动能。二是发展产业合作社。利用该村自然资源优势和农村合作社平台,支持村民投资入股,利益分成,为村集体增加收入。南林村的油茶林多,面积广,共有9000多亩,其中老油茶林有5000多亩,适宜打造一个集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油茶生态园”。现已成功引回在深圳开厂当老板的本村人,流转村民山地,发展油茶产业,现已签订了服务合同,并与大部分村民签订山林流转合同。同时,以县财政支持的产业引导资金作股金,注入到村里的两个专业合作社中,发展家禽养殖和大棚蔬菜,每年提取一定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