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巡检司在隆回县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道光《宝庆府志》卷五十九“形胜记”载:“明时宝庆,流贼内讧,苗猺窃发用兵者,屡矣,置巡司、哨堡、关隘以防御之。巡司之在邵阳者一,曰隆回司,以控隆回乡及十六峝(编者按:峝同“峒”)者也。”
到目前为止,笔者发现最早记载“隆回巡检司”的官方材料为明朝嘉靖《湖广图经志书》,该书卷十六“宝庆府”云:“隆回巡检司,在(邵阳)县北一百八十里,洪武五年开建,置官巡检一员,吏一名。”
“隆回巡检司”何时裁撤,本人没有见过清朝官方有明确记载。1994年出版的《隆回县志》中的“大事记”载:“洪武五年(1372),隆回巡检司在今司门前设立。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裁撤。”2015年出版的《隆回县司门前镇志》亦说:“巡检司直至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裁撤,长达470年之久。”言之凿凿,但我不知两书下此断语的根据是什么。
据《林文忠公日记》记载,道光十七年,林则徐巡视湘西,八月二十三日,“又十里鸟树下,借宿萧氏宅,仍张令具膳……隆回巡检冷梅开,距此六十里,俱来迎”。道光《宝庆府志》卷十五“职官·隆回巡检”载:“冷梅开,江西义宁州人,监生,道光九年十月任,二十三年十二月去。”这就奇怪了,道光二十二年裁撤了隆回巡检司,巡检次年年底才离职。
道光二十五启动《宝庆府志》的编撰工作,道光二十九年完工,该书记载了“《宝庆府志》纂辑衔名”,其中有“邵阳隆回司巡检何珮”。
宝庆府内长鄄、黑田、紫阳等巡检司被裁撤,均明具时间,如果隆回巡检司被裁撤而不记时间,显得有些不合常理。
《鸦田陈氏九修族谱》记载了静斋公于光绪年间捐助协修隆回司仓颉庙。邹宗德先生主编的《古代楹联集》,收录了隆回人欧阳遁佛于光绪年间撰写的《挽化鹏巡检》联对。最具说服力的是光绪《邵阳县志》,该书卷七“官师·巡检”记载了隆回巡检司许多巡检的信息:“冷梅开,义宁州人,道光九年任。倪玉龄,山阴人,道光二十三年任。何珮,西宁人,道光二十六年任。赵森,大兴人,咸丰七年任。谢光琮,松滋人,咸丰十年署。王德源,吴县人,同治元年任。卢震,新昌人,同治元年任。张瑞翔,江夏人,光绪二年任。”
综上所述,隆回巡检司的裁撤时间与清朝的倾覆是一致的,属政权瓦解后自然消失,绝不可能是道光二十二年。
(易立军,1968年生,隆回人,中国屈原学会会员,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