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全面分析了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深刻阐述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并精准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深化改革要求。该《意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食品安全工作纲领性文件,具有深远意义,为我们市场监管部门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1.从政治站位来看,《意见》是着眼中华民族未来的战略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意见》开篇则指明食品安全既是民生之本,也是和谐之基,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谈保障和改善民生,食品安全始终是绕不过的话题。食品安全工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全面实现小康的获得感和体验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进而影响到对党和国家的信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见》的实施,不仅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更是着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部署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2.从目标指向来看,《意见》是让人民群众吃得健康、吃得放心的根本之策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基本的一点就是食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因此,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全力维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食品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紧紧抓住坚守安全底线这个“牛鼻子”,瞄准安全链条上的关键环节、薄弱环节,持续推进产品大抽检、风险大排查、问题大整治、案件大稽查,对能立竿见影的将雷厉风行、立即处置,对短期内难以见效的将久久为功、持续发力,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真正严把从农田到餐桌每一道防线,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
3.从方法路径来看,《意见》是一项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系统治理工程
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食品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既提出了长效机制建设任务,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攻坚行动,涉及的各项工作目标、计划和方案均设立了配套的定量考核指标,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操作性。我们将对照《意见》提出的改革举措,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强化监管与促进发展相统一,在技术层面和监管层面上同时发力,不断压实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一方面坚持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强化属地管理责任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为食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过程控制技术体系,建立全覆盖、组合式、靶向性安全检验检测和评价体系,为食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从工作标准来看,《意见》是贯彻“四个最严”要求的具体遵循
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有机结合、自成体系,是新时代食品安全战略思想的核心理念。《意见》就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措施,充分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作为市场监管工作者,我们将冲锋在前,联合相关部门一道行动,全力维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一是要通过精准识别让人民群众增强安全感。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需求的新期待,以标准体系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食品供给侧质量安全水平。二是要通过高压严管让人民群众增强信任感。监管越严格,市场竞争就越公平、透明,企业违法的几率就越小,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就越信任、放心。要用好日常检查手段,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品种、重点对象的风险排查力度和频次,努力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三是要通过严惩重处让人民群众增强获得感。要坚持问题导向,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严肃整治,切实增强整治的针对性、靶向性和实效性;要坚持处罚到人,结合运用刑事处罚、行政处罚、经济处罚和诚信惩戒等手段,用违法犯罪分子的切肤之痛换取人民群众对食品的安全感、获得感。四是要通过共治共享让人民群众增强认同感。要通过最严肃的问责,把各方责任全部压实,着力构筑部门依法监管、行业诚信自律、社会各方协同、全民积极参与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大格局,真正实现食品安全的长治久安。
(作者系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