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百家论坛
3上一版  下一版4
 
楹联与乡村文化建设
有趣的“当归”联
“惟愿孩儿愚且鲁”
天坛
当高雅艺术成为文化热潮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煮酒论史
“惟愿孩儿愚且鲁”

葛松岭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天之下每位父母的心声。你看,谁又想自己的儿女不聪明、不漂亮、不功成名就呢?

可苏轼就大唱反调。他这样感慨:“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意思很明了:人们都希望子女聪慧过人,我却被聪明误了一生。我只希望孩子愚蠢迟钝,一生健健康康,没有疾病,没有祸患,能够官至公卿就心满意足了。

按说,有这样的父亲,得引起多少人的嘲讽和攻击,可又有几人能了解苏轼的苦衷呢?苏轼有此想法,是因为他自己品尝过风风雨雨,经历过沉沉浮浮。

苏轼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诗词文三绝,名声之大,地位之高,无人能及,可谓绝顶“聪明”。可这“聪明”又带给他多少功名利禄呢?起起落落,坎坎坷坷,极惨时,差一点难保性命;极喜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汴京花。阅历丰富了,自然感慨也就多了。试想,哪位父母不会把自己积攒多年的人生经验传之后代?苏东坡就是这样,他只想自己的儿子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无灾无祸,不祈求有多么“聪明”。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竟和苏东坡的观点不谋而合。侯方域在《字晓儿说》里写道:“晓既冠,字之曰彦窒……窒于应事,故省为;省为,故安于拙。窒于处人,故寡合;寡合,故全其朴。”何谓“彦窒”?就是愚笨不通。文采超群、声望远播的侯方域竟给儿子起个这样的名字,叫人不得不怀疑他能配的上“父亲”二字吗?侯方域是希望儿子愚笨不通,这样活着省心又安稳。

作家刘继荣在《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一文中写道:“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中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长大成人后,她一定会成为贤淑的妻子、温柔的母亲,甚至,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在那些漫长的岁月,她都能安然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作为父母,还想为孩子祈求怎样更美好的未来?”

以前,刘继荣和大多数家长一样,也何尝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成绩骄人、出类拔萃、能歌善舞、独领风骚,做一个名声响亮、叱咤风云的大英雄?她对女儿软硬兼施,使尽浑身解数,最终以哀叹无奈落幕。女儿不管风如何疾,不管雨怎样大,始终不愿去改变自己心中的想法,只喜欢“帮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很乐意“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把倾斜的饭盒摆好,松了的瓶盖拧紧,流出的菜汁擦净”。后来,女儿说的一句风淡云轻的话,一下子惊醒了尚处于梦中的母亲刘继荣:“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只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越俎代庖这个成语,我想大家都知道。其实呀,我们大部分家长都在这样做,很想让孩子言听计从,圆其所愿,忘记了孩子也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我们家长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孩子的路还得靠他们自己去走。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