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进驻邵阳经开区湘商产业园的湖南小快智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科研发明起步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企业。因为前期产品研发投入较大,小快智造在准备扩大生产时,与众多初创型企业一样,面临资金不足问题。得知企业面临发展难题,邵阳经开区积极与上级部门和相关投融资机构联系,促成企业参加全省新兴优势产业链企业对接会,和银行部门等融资对接。很快,小快智造凭借科研和创新的优势受到多家投融资机构的关注与青睐,资金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小快智造常务副总裁谭四海介绍,随着资金注入,公司将迅速驶入产业发展的快车道,力争2019年实现2亿元销售目标,创造税收1000万元。
作为一家传统劳动密集型的饲料生产企业,湖南宝东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过去都是以人海战术抢占市场生产订单,每年在人力成本上的耗费较大。在邵阳经开区工作人员的建议下,该企业尝试投入两条机器人生产线,替代了传统生产模式。如今,机器人生产线每天能生产1200吨饲料,有效破解了企业人力成本投入过大的难题。此外,邵阳经开区还帮助宝东农牧建立院士工作站,加大研发力度,助力开拓市场。如今,该公司车间每天都有饲料装车运往全市各地以及怀化、贵州等地,每年产品销量增速均达到10%以上。
宝东农牧总经理屈领梅表示,自从进驻邵阳经开区后,就深切感受到园区给企业强有力的支持。相比进驻之前,目前的饲料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各项优惠政策都能够及时到位,而且市领导和园区对企业都非常关心,这让他们对做大做强企业很有信心。
近年来,邵阳经开区不断对园区工作人员强化“园区人就是服务员”的观念,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进一步当好企业“娘家人”。2017年,我市将18个市直部门的232项经济管理权限集中下放到邵阳经开区,为经开区营造了体制最顺、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政务环境。2018年3月,邵阳经开区启动了“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只要园区企业有困难,园区工作人员总在第一时间不遗余力地协调解决,以贴心的“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发展扫除障碍。
邵阳经开区还专门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累计投入近1000万元对50家高新技术企业在生产线改造、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支持;注资7000万元成立市级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亚洲富士电梯等15家企业提供融资担保额度3亿元;2018年协调驻邵金融机构召开银企联席会5次,为50家企业解决贷款金额20亿元。此外,为企业高管提供公租房830套,并建立企业微信服务群及联席会议制、问题负责制,畅通企业沟通渠道,实现企业生产生活需求问题24小时解决。
高效的服务机制,优良的营商环境,大大激发了园区企业的发展活力。2018年1月至11月,邵阳经开区完成技工贸收入531.43亿元,同比增长11.56%;全区签约产业招商项目51个,完成合同总额87.9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额3.61亿美元,增幅15%;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16.4亿元,增幅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