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春,唐文汉开始尝试免费招收残疾学生进行训练。万事开头难。为了招残疾学员,他走村串户,上门苦口婆心地做残疾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一次、二次、三次,直到家长同意为止。许多学生家长被打动,纷纷把孩子交给他训练。
唐文汉根据残疾学生的年龄、伤残级别、特点,努力寻找适合他们发展的项目,并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33年如一日,唐文汉找生源招学生,购器材搞训练,他从未向学生、向学校、向政府伸手要过一分钱。有人说他“真傻”,唐文汉理直气壮地说:“为培养残疾儿童,傻也值得。”有的残疾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有的行走不便,也有的父母在外务工无人照顾,唐文汉与妻子李小梅商量好,决定把这些孩子带在自己身边,给他们烧水、煮饭、洗衣,细心照料。
练举重的学生贾友华得过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只能拄双拐行走。从他家到学校要走3公里崎岖小道,唐文汉无论严寒酷暑,每天都坚持去贾友华家,教他训练,十多年来从未间断。学校没有适合残疾学生训练的器材,唐文汉绘图,找来木匠一起制作了一副较为专业的仰式举重杠的木质支架,还自己掏钱买来杠铃送到贾友华家里。多年来,在多名残疾学生眼中,唐文汉训练时是严师,生活中是慈父。
学生体坛夺冠,佳音频传
唐文汉执著追求,严格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批批残疾孩子插上了梦想的翅膀,飞向全国,飞向世界,一个又一个体育健儿向新宁家乡父老报喜。徐玉获3枚残奥会田径金牌,贾友华获第七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冠军,唐欢、唐君华荣获5枚世界残运会羽毛球单项金牌,李康宁获世界残运会网球单打冠军,石中玉、王芬芬、倪书枚、徐芬获8个全国残运会冠军。学生们为国争光,为家乡添彩,唐文汉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