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座炼钢的熔炉,如果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没有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就锻造不出好钢。面对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检察干警不烧旺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就很难炼就共产党人的“金刚不坏之身”。我们要在执法办案的实践中砥砺前行,赢得公信,就必须养成好的党性修养。
一、在不断学习中把牢方向
坚定理想信念。心中有信念,行动才有力量。我们身处基层,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保持检察工作正确方向的关键所在。要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加强学习,引导检察干警在潜移默化中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铭记在心,落实于行。
勇于担当作为。新常态下,少数检察干警能力不足不能为、动力不足不愿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的问题比较突出。加强党性修养,就是要激励检察干警提振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在打击犯罪、服务发展、维护正义的过程中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彰显共产党人的风采。
学习先进典型。优秀典型是真善美的践行者,是道德的脊梁,是鲜活的价值观、有形的正能量。苏知斌,扎根川西高原33年,为川西高原的法治建设、民族团结和人民幸福燃尽了自己的生命,被誉为“高原燃灯者”。“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检察干警要时刻以优秀人物为标杆,学习他们殚精竭虑、为民服务的本色,学习他们心底无私、坦荡为官的底气,学习他们敢为天下先、敢啃硬骨头的精神,自觉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党员。
二、在严守规矩中规范行为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现实中,总有这样一种无奈,严格按制度办事往往被嗤笑为“假正经”,是犯傻;而“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的人反倒被看做“会来事”、“很灵泛”,这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是有极端危害的。检察干警要时刻将制度立在心上,让自觉遵守制度的意识深入骨髓、融入血液、沉淀为人格,让工作、生活在制度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始终做到言行规范。言行不一致的人,人们不会信任他;那些没有做人底线,任意散布流言和谣传的人,人们更是深恶痛绝。检察干警要明辨是非,不道听途说、不乱发议论,务必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用作风督查这个武器清除各种行为陋习,把严的意识立起来、好的规矩建起来。
自觉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检察干警绝不能有“刑不上大夫”、功过相抵的错误思想。我们应高悬“达摩克利斯之剑”,拔“烂树”、治“病树”、捉“害虫”、护“森林”,逐步形成“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新常态。
三、在工作实践中完善提升
自觉做服务发展的推动者。检察机关需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面对校园暴力犯罪,应积极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面对金融犯罪,应依法妥善办案,规范市场秩序……当前,转型升级需要法律护航,民生发展需要法治同行。检察干警应该以夙夜在公的坚守抓办案,以“除虫护花”的服务促发展,努力做党委放心、群众安心、企业顺心的“护法使者”。
自觉做廉洁从检的践行者。世上的路没有比贪欲更险恶的,有多少人因此蜕化变质,成为大大小小的“老虎”、“苍蝇”。对检察干警来说,只有时刻铭记“贪腐者身败名裂、清廉者名垂青史”的戒律,保持“前面风光无限、后面危险紧随”的警醒,领悟“身心健康最要紧、功名利禄如浮云”的哲理,才有做人的底气、执法的正气、办事的硬气。
自觉做群众利益的维护者。近年来,武冈市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收集、固定肖某等8名“煤霸”的犯罪证据,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对15名宰杀灌水活牛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维护了食品安全;监督行政部门加强威溪水库综合治理,为武冈城区30余万市民安全饮水保驾护航……我们要始终坚持群众观念、群众立场,始终坚持执法跟着民意走、工作围绕民生做,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作者系武冈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