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青少年文艺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一枝独秀
感谢您,我的好老师
粽香飘出儿时影
长大总是特别快
杨 梅
最幸福的岁月
拔 牙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 望
粽香飘出儿时影

蒋小爱
 

走进超市,包装精美的粽子琳琅满目,它传给人们的信息便是端午已近。闻到粽香,儿时的歌谣又在耳边唱响:“粽子香,香满庄。艾叶香,香满房。艾条插在大门上,糯米粽子系家乡。”每当父亲从高而挺拔的棕树上割下一朵朵扇形的棕叶时,村里的小孩就会聚在一起手拉手边唱边跳。唱完后,拍手吆喝:“喔!喔!喔!过端午咯!吃粽子啰!”那时的高兴劲不亚于过年。

母亲会在端午节的头一天中午,把准备包粽子的食材洗干净,并把糯米、花生、绿豆用水浸泡。晚饭后,母亲开始包粽子。只见母亲用漏勺捞出浸泡过的糯米,轻轻地颠一颠放入另一个盆子中,再放入花生、绿豆、少量的碱,用手搅拌均匀。糯米雪白的外衣慢慢裹上一层淡黄,仿佛添了几分灵气。母亲会包两种味道的粽子,一种咸味、一种甜味。咸味的直接加一点点盐,甜味的会放少许糖精,并塞进一颗蜜枣。

母亲那双粗糙而灵巧的手,开始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左执叶,右缠绳,动作利索。一会儿功夫,一个个上端三角形、下端尖尖的粽子就活脱脱地挂在棕绳上,仿佛像一个个荡秋千的少女,美丽极了。我也学母亲的样子弄来弄去,不是粽叶被弄破,就是绑不紧,包粽子果真有大学问呢!

母亲看我闲不住,要我把一串串粽子剪下来,五个一扎。我问母亲为什么要五个一扎?母亲说:“端午节是五月初五,所以要五个一扎,也预示着今年五谷丰登。”母亲一边劳作,一边轻声哼着歌谣,脸上溢满甜甜的微笑。这时,我会忘了手头的活,幸福地倾听着。

母亲包好一种味道的粽子后,父亲会先把这些粽子上锅蒸煮。我会第一个冲上去,帮父亲烧火添柴。父亲告诉我,先大火烧开,再小火慢慢熬,熬的时间越长,味道越好。我们哪能等它慢慢熬,总催促着,问个没完:“熟了吗?可以吃了吗?”刚刚熟时,父亲会取出几个粽子堵住这群小馋猫。当然,这时的味道肯定没有熬过的味道好,但我们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端午节的早餐,大家吃的就是可口的粽子。剥开粽叶,淡黄色的粽肉亮晶晶、油光光的,飘出一股幽幽的清香,咬一口,黏黏的,沁人心脾。父母还会给我们讲述年复一年不变换的屈原的故事,尽管那时并不知道屈原是个什么伟大人物。母亲会把煮好的粽子送给邻居尝鲜,给爷爷、奶奶、外婆送节。

父亲还会抽空从山上割回一把把叫不出名字的青草,再放几瓣大蒜煎水。晚饭后,母亲给我们洗澡,洗脸。母亲说端午节百草是药,用它洗脸、洗澡,一年身上不会长包和生痱子。母亲还会用这些“药水”在屋周围洒一圈,边洒边唱:“端午节,端午节,蛇和蚂蚁山里歇;端午过,端午过,蛇和蚂蚁山里坐……”我们跟在后面学着母亲的唱腔,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母亲说,这样可以防止蛇虫进屋。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粽子里面放进了白糖或冰糖,味道也有了巨大的变化。可如今大多数人不会亲自动手包粽子了,而是在超市或网上购买现成的。现在,粽子四季都有,却怎么也寻不到儿时的味道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