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位于邵阳经开区的邵阳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园正式奠基。该产业园项目占地155亩,总投资12.6亿元,是我市“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的又一重大成果。
邵阳市正清源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是该产业园建设的发起单位和投资单位。看着眼前即将开工建设的工地,该公司总经理谢辉灿格外激动。他说,自己终于能用手中的核心技术,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了。
邵阳走出去的优秀科研工作者
32年前,谢辉灿离开邵阳外出求学。通过不断学习科技知识、增加科技技能,专注于石化领域环保设备研发的他,很快成为了环保战线上的一名优秀科研工作者。
对废碱液进行处理,是石化环保领域的一项重大课题。当时,国内石化行业应用几乎都被德国西门子的技术所垄断。随着西门子的技术升级,其技术使用费水涨船高,而且其装备制造费很高、运输成本不断提高,企业使用成本也逐年大幅增加。作为一名环保装备领域的科研人员,谢辉灿决心研发出价格更便宜、效果更好的废碱液处理技术产品,让中国的石化企业用上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领先装备。
谢辉灿与科研团队通过15年的努力,终于研发出“乙烯废碱液综合利用”专利技术。该技术基本上能做到废碱液零排放,还可以从废碱液中回收资源,而且其设备具有安全系数高、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较低等优势,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获得国际发明专利。
目前,该技术迅速在国内获得广泛应用,应用该技术的环保装备市场潜力巨大。
让家乡享受到科研成果的红利
谢辉灿一直希望邵阳也能享受到自己科研成果的红利。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除了家乡情结外,还缘于他的“第一桶金”与邵阳息息相关。
2003年,谢辉灿在广东的实验室成功研发出“乙烯废碱液综合利用”技术。一项科技成果要转化成生产力,必须制造出一套小型设备实行全流程生产,让客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否则他们是不可能采用的。然而,当时的谢辉灿还只是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既缺乏资金又没有丰厚的人脉资源,没有企业愿意帮他制造这台设备。
求助无门之下,谢辉灿回到邵阳,找到一些老厂长、老技术员工。让他兴奋的是,老厂长、老技工们马上表示愿意帮他做,并加班加点生产出了试生产的小型设备,该设备运行状况也达到了他的预期效果。后来,谢辉灿将该设备带回广东,并顺利寻找到投资商,制造出2万吨的大产业化装置。
近年来,谢辉灿一直在寻找恰当的机会回邵阳置业兴业。这两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招商引资战略,恰好他也正在为自己的发明专利寻找设备制造商,寻找发明专利配套上游供应链企业,毅然决定回乡投资建设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园。
打造智能化环保装备制造园区
谢辉灿介绍,放眼全国,环保产业园区有不少,但大多是做环保技术的只做技术,做装备的只做装备,将环保治理和环保装备相结合的制造产业园几乎没有。在邵阳,他们将依托“乙烯废碱液综合循环利用”技术生产开发石化行业专用环保装备,推动园内上下游企业形成环保装备企业联盟,有机地把环保技术和环保研发、设备研发和设备制造放在同一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园,从而有效降低成本、开发环保装备制造市场,做大做强智能化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园。
目前,邵阳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园已有了详细的规划:准备用三年时间,分三期完成建设。其中,项目一期工程将建设环保设备制造生产基地,下半年开始生产第一套10万吨的“乙烯废碱液综合循环利用”项目全套装备,创造出5000万元的产值;形成环保设备制造产业园,以成套设备订单吸引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建设服务园区企业的探伤检测服务中心。
谢辉灿介绍,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将形成环保设备生产基地、研究成果转化基地、技术推广和服务基地“三位一体”的全产业链综合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园,预计每年实现产值8亿元至20亿元,实现利税5500万元,可就地安置1500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