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身年事已高,顺理成章的离开了火热的工作岗位,给年轻有为的新人腾出了施展才能的地方。然而,在家闲赋时间不长,就又被“请”出山,返聘到一个新的单位帮助工作。
说实在的,对此事的到来,我既由衷高兴,又忐忑不安。高兴地是自己才学疏浅,业绩平平,有人却不嫌不弃,敢于启用,如此看重于我,自然生发出一股“受宠若惊”之感。不安的是,毕竟自己年逾花甲,接近古稀,除了不容回避地身体机件衰老以外,还有许多方面,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别的姑且不论,就拿现实的办公方式,最普遍的电脑使用和操作,就是我首先面临的一大难题。
本来,叫我前来协助工作,仍是从事文字工作。如在过去,还是把稿纸一铺,钢笔一拿,在办公桌上写些东西,多少到有些基础,凭着老本,也能对付一气。可是现在,每个办公人员面前,俱都摆了电脑、打印机,往桌子上一趴,键盘一按,噼里啪啦,文字成型。而我,在电脑面前,则成了一个十足的“文盲”。
学打电脑和学其它知识一样,必须有一个求知若渴的心理,有一个虚心好学的态度。我始终抱着这样一个心态,身边的年轻人,包括单位的领导、同事,甚至家中的儿孙后代,都是自己当之不愧的先生。每次都是虚心提问、不厌其烦的反复操作,终归取得真知。实践证明,只有这样拜师学艺,方能有“耳提面命”“诲人不倦”老师教授于你。
所有这些,已经被我目前的状况所证明。比如,这个单位的领导和同事,手把手地教我认识了汉语拼音的字母,一遍又一遍的告诉我怎样使用键盘,如何使用文件的存贮、编辑的程序、文字的插入、工具的运用等等,尤其在电子邮件的复制、粘贴、保存诸方面,都毫无保留地教授与我。当我确实摆脱了几十年来趴在办公桌上“爬格子”的习俗,初步掌握了这些现代办公知识以后,看到经过自己的手指,轻轻敲打出的一排排文字、一篇篇文章时,感到既新奇又高兴。这种心情,不亚于一个初为人母的少妇看到新生儿的降生;不啻于一个研究者欣赏到苦苦创造出来的新成果。
这件事情充分表明,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事业、社会主义文明活动中,进入老年人行列的我,并未成为一个落伍者,在新型的社会主义时代与时俱进。当然,说到底,这还得益于自己的“心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