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教学大多停留在对优秀小学生作品的模仿上,并没有关于选材方面的引导和教学。事实上,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对“好作文”定了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恰恰忽视了学生的性情、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智力水平。结果,由于人为地拔高,不断地限制,作文越教越死,学生越学越怕。下面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有关作文教学的几点见解。
一、让学生学会积累词语,养成组织语言和写日记的习惯。
充足的词汇量可以给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而这些词汇只能靠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积累,是一个慢的过程。熟读并背诵部分课文是非常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再加上每天写上一两句话可以消除孩子们心中的抗拒心理,天长日久,词汇量就慢慢上来,学生对写作的自信心也有了。到了高年级,可以定期背诵抄写成语、古诗词,还可以每天组织学生分享自己摘抄的好词佳句。
二、把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写作技能。
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教师应当将阅读教学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在阅读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写作技巧可能有很多,教师需要对这些写作技巧进行总结,穿插写作教学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定期在班级内组织写作比赛,配合朗诵达到培养学生写作技巧的目的。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对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这也是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通过教学方法创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且在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创新,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不应当对于学生扮演的情节和观点进行固化,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进行自我创新和改造,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阐述角色以及演绎情节,从而也就能够获得多个层面的总结和发现。
四、从坐在教室写作文到走出去。
教师可以在作文课堂中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一定的生活假设,让学生在课堂中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点滴,去想象大自然的多彩风光。教师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中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不同角色、不同设想与担当,让学生在写作中饱含热情和快乐。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用创新的方法进行小学生作文教学,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引导学生自己选择写作题目,走出教室多进行观察,这些都是提高作文写作水平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培养学生修饰文章的能力,在修饰的同时提高写作水平。要真正指导学生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需要学生不断地努力,也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