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自主管理就是让学生主动地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做班级的主人,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的新型管理模式。
开学伊始,我就郑重地开了一个班会,告诉同学们:“这个班级不仅仅是老师的,也是你们的,你们是班级的主人,有建设和管理好它的权利,这学期,老师请你们来管理班级,咱们来比一比,看看是你们管理得好,还是我管理得好。”学生们都十分兴奋,告诉我:“三个臭皮匠抵过一个诸葛亮,我们肯定比您强。”学生之所以这样兴奋,是因为他们现在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由被管理者变成了管理者。接下来采取自己报名、演讲、公开唱票的原则产生了三位班长,紧接着我为三个班长开了会议,告诉他们有着决策权,他们要选出一批能力强、懂配合的人来承担其他工作。第二天,班级就贴出了“招聘”告示,很多同学都报了名。接下来三位班长商讨聘任人员,我参与了这次聘选,真的不能小看这些孩子,他们考虑周全,对每一个学生都十分了解。为什么聘这个人,那个人为什么安排在这个职位上都说得条条是道,还能考虑到某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照顾一下。从那一天起,自主管理的框架就这样搭成了。
为了避免教师束缚学生,班干部聘任完之后,形成一个监督体制:教师监督班长工作、班长监督各委员工作,各委员监督各位同学工作。每个委员都根据自己的工作设计合适的评比细则,交给班长审查,审查合格后打印出来公示给同学。工作刚开始开展得并不顺利,总是有这样或那样有漏洞,但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谁的责任谁来承担,我辅助你的工作但决不承担你的工作。如:值日完毕后,我请劳动委员自己看哪里的工作不合格,哪里的工作有漏洞,如果看不出来,我再告诉他,时间长了,他自己就会评价、管理了。
自主管理有助于学生管理能力的提高、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成绩好、纪律好、工作能力强、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学生衡量班干部的新标准。自主管理使教师的工作压力减轻,更多的精力用于教育、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