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是《笑傲江湖》里的一句经典台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人的地方也就有“圈子” 。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人们常常因兴趣爱好、脾性相投、经历相似,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一定的“圈子”, 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现象。
朋友的孩子中考成绩不理想,但朋友还是花钱让孩子进了全市最好的高中。用朋友的话说,成绩不是最重要,和谁在一起很重要。其实既便拥有了一个好的圈子,若自身素质和能力不能与之相匹配,最终也只会是“郁郁涧底松”,还是努力提升自己,更靠谱些。
本人平时喜欢涂鸦些小文,因此与几个爱好文字的朋友形成了一个圈子,大家一有机会就聚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畅谈文意,然后兴尽而散。朋友们目的很纯粹,不是奔着名利来的,只是为了追求那种相谈甚欢的气氛,自然亲近而又其乐无穷。
圈子是一种资源,前段时间看过一则资讯:一个公务员要辞职,多个公司纷纷向他伸出橄榄枝,他们看中的是公务员的圈子,以及他手中掌握的人脉资源。
那些正能量的圈子确实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问题是,一旦形成一种拉帮结派的“圈子”,危害就严重了。比如唐朝晚期的朋党之争、北宋的新旧党争……这些党派之争在内耗中加快了政治的腐败、混乱。
如今官场也存在“圈子”“山头主义”,或是争名夺利,任人唯亲,或是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一旦有人落马往往会牵扯出一大串。事实证明:“靠山”会倒,“圈子”会散。敬畏纪律、严守规矩,才是正道。
圈子这个词无所谓好坏,起关健作用的是圈子里的人。我的家乡有句老话:随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假神。和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和勤奋的人在一起,就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就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自然会增强悟性。
有的人在不同的圈子里进进出出,有的人在圈子里八面玲珑,有的人在圈子里很累,活得很没有自我。有时候,远离圈子,与亲近圈子一样重要,它能让人活得安静。这个道理,不活到一定的份上,还真不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