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观察与思考
3上一版  下一版4
 
激发内生动力 提高基层党组织履职能力
打造邵阳境外“卫星市场”
发展生态旅游,打造邵阳西部生态圈特色名片
打造林业强市现代版助推“二中心一枢纽”建设
壮大乡村产业 建设大美湖南之心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邵阳境外“卫星市场”

周后平
 

“卫星市场”的概念,可以解释为:在一个城市境外一定半径内,拥有多个共享该城市资源、政府宏观调控、商会组织管理、各市场配置要素共同参与、规模较大的固定市场。周边众多“卫星市场”共同拱卫邵阳中心城市,能把城市半径圈延长,辐射面扩大,服务功能扩容,凸显城市的“中心”地位。

建立“卫星市场”的具体做法是:在周边每个城市鳞选一名最具影响力的邵商,组建邵阳商会,商会以公司制形式融资建设诸如“邵阳商品一条街”“邵阳商品贸易市场”“邵阳商贸城”“邵阳商贸园区”等,形成固定性、规模性、长期性、专门性市场“根据地”,将境内各邵阳籍商铺迁进来,同时将摊位、门面、仓库、厂房及相关配套工程招租或出卖,形成专门的邵阳商品交易市场。“卫星市场”的优势就是能形成市场的集聚规模效应,便于抱团发展,特别是可共享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共享邵阳这一后方大资源。

建设邵阳“卫星市场”,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要主动作为,形成强力推手,特别是要为商会的市场化运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要进行两地政府间高层对接,本着互通互融、互利互惠的原则,就土地、税收、融资、就业等涉及政策、法规方面的事项进行蹉商与对话,平衡政策门槛,消除商贸壁垒。同时要管控好“卫星市场”共同的母资源,当好媒人,做好娘家,让“卫星市场”落地生根,行稳致远,发展壮大。

我市已具备了建立“卫星市场”的条件与优势:1.有邵商精神的传承与历史模式可资借鉴。2.有交通优势。公路、高速、铁路、高铁、机场等立交网已形成,枢纽地位彰显,形成大量2小时左右半径城市群。3.已有一定的“卫星市场”雏形。广州、武汉、贵阳、桂林及省内各市州城市有“邵阳商品一条街”“邵阳商品批发市场”等各种模式的邵阳商品市场。4.拥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邵阳商人。周边每个城市都有邵商大鳄,有扛起当地邵阳商会大旗的实力派人物。

发展“卫星市场”之路要有三种思路:一是逆向思路。在邵阳境内投资办实业是“引进来”的招商引资,在邵阳境外投资办邵阳的实业是“走出去”的招商引资,都要同等待遇对待。二者可相形见彰,互动互补,形成双轮驱动的良好发展态势。二是共享思路。建立“卫星市场”,可共享一个服务大团队,共享一个原产地大品牌,共享一个市场大平台,降低成本,将优势、利益做到最大化。三是共赢思路。我们走到别人境内建市场,也要欢迎别人到我市境内建市场,优势互补,共创双赢。

(作者单位:邵阳市档案局)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