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给我无价宝,光辉照儿永向前。爹爹的品德传给我,儿脚跟站稳如磐石坚……”5月17日下午,市老年大学四楼教室里传来独具韵律的京剧《红灯记》选段《光辉照儿永向前》,该校京剧班举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场汇演,上演了一场精彩的京剧大荟萃。
这次专场汇演对于京剧班62名学员来说,意义有些不寻常。因为这既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展示和检阅,也是一次传承和推广京剧的机会,他们希望更多的朋友了解并喜爱国粹。下午2时30分,学员们在热烈的锣鼓声中,粉墨登场,联袂献艺。学员们精气神十足,把每一个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把一段段著名曲目演绎得韵味悠长,展示了优美动听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造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演出让京剧票友们过足了戏瘾,赢得了阵阵掌声。
姜世深今年72岁,祖籍辽宁沈阳,市科技局退休职工。他平时喜欢唱歌、拉二胡,退休后想学京胡。5年前,得知市老年大学举办京胡班的消息后,他立即报了名。然而,由于学的人太少,京胡班没有办起来。于是,姜世深决定转至刚开办的京剧班,潜心学习京剧。“退休之前,我和家人就很喜欢听京剧。在京剧班里,大家在一起相互切磋技艺,其乐融融。”说起京剧,姜世深满脸笑意。
75岁的张建玉是京剧班年岁最长的学员,进入京剧班4年多了。“京剧博大精深,体现在服饰、脸谱、台步、水袖等各个方面,要学的东西很多。”张建玉介绍,与唱歌不一样,京剧演唱要求京腔京韵,讲究字正腔圆,学习的难度很大。如果一个月能学会一个戏曲唱段,那就相当了不起了。“虽然难度大,但京剧真的让人快乐。我现在是活到老,唱到老!”张建玉高兴地说。
市老年大学京剧班成立5年多来,学员从最初的20多人发展成为如今的62人,其中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40岁。京剧班班长黄江春说,学员们非常热爱京剧国粹,而京剧班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让大家以戏会友、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