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热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为世界注入“确定性”
PPP项目模式实现“二全其美”
延续雷锋精神,关键要找到快乐感
实名制坐长途大巴有利出行安全
专利买卖补上制度漏洞
回乡养老,同儿时玩伴一起变老
令学生砸手机是教育越权行为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3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续雷锋精神,关键要找到快乐感

杨仲
 

“3·5学雷锋日”临近,各种好人好事的活动多了起来。每到此时,大家也都在呼吁不要一阵风,希望当好人做好事能做到“长”和“常”,其实,集中学雷锋的日子之余,我们的好人好事也是一直不间断,但是雷锋精神如何内化为更多的人自觉,还是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对于很多人来说,做一次好事不难,难就难在一辈子都在做好事。那么怎样才能让做好事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惯性?看看活跃在社区里的“老雷锋”们,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天天都是“3·5”,共性的一点就是,在他们心里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把帮助别人当成快乐的事,而且在帮助别人中体验着快乐,这种心态、这种感觉,是自发支撑起好人善举的原动力。

境界到了,行动自然水到渠成。看起来,达到这种精神的高境界有点难,可能人与人之间本身存在境界的差距,但是除了道德禀赋差距之外,帮助别人的快乐感也需要外在激发,把原始的善释放出来,把帮助别人的快乐感催化出来。尽管,当好人做好事不需要回报,但对行善者的尊重、认可是体验快乐的源泉。现实确实会多多少少存在这样的尴尬:自己的一个举手之劳可能换来的是别人的无动于衷,受爱心资助的人被曝缺乏爱心或不懂感恩,扶跌倒老人甚至会被讹上,如此等等。这些不对等甚至存在的风险,直接消解的是原本的满腔热血。

如何让雷锋精神在人们心中自然开花,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风尚是关键。这一方面,要大力弘扬这种助人快乐的精神,真实呈现“老雷锋”们帮助别人中的快乐;另一方面就是尽量要扫清助人但得不到快乐体验的各种障碍。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日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