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刚过,不少车主却收到了汽车厂家发送的爱车要被召回的短信。而奥迪在全球召回近58万辆A5和Q5、宝马在华召回4万余辆汽车的消息一不小心就爬上了头条。
距“3·15”还有一个月,大家对于汽车质量问题的关心又提上了议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汽车召回的那些事儿。
新年伊始 “BBA”三强忙召回
2月6日,宝马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7年10月9日起,召回国产华晨宝马320i、325i、320Li、328Li、335Li及X1车辆,以及进口宝马120i、130i、320i、325i、330i、335i、X1、X5、X6、M3及M6车辆,共计41685辆。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的安全气囊装配了高田公司生产的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存在安全隐患。宝马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所涉及部位的气囊气体发生器,以消除安全隐患。
无独有偶,奔驰和奥迪也在不久之前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1月19日起,奔驰开始召回部分进口2016款GL级、GLE SUV、GLS SUV车辆(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26522辆)。一汽-大众决定自2017年2月20日起,召回部分国产2017年款奥迪A6L、2017年款奥迪A4L共932辆,以及进口2017年款奥迪A7、2017年款奥迪A8L、2017年款奥迪A6allroad等,涉及7款车共8064辆。
汽车召回 等于质量不可靠?
面对接踵而来的汽车召回事件,不少消费者心中犯嘀咕:工艺水平和核心技术都在进步,怎么车子质量越造越差呢?
事实上,对于召回的认知,很多人存在误区。人无完人,车也一样,一辆汽车需要成千上万的零部件组装而成,加之如今电子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只要某一个或几个部件出现质量瑕疵,或者组装环节出现工艺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产品缺陷,引发召回事件。此外,在汽车制造平台化和零部件通用的趋势下,因某一批次零部件存在缺陷而导致大规模召回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对此,消费者应该辩证地看,因为对于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说,并没有遇到已发故障,召回是一种未雨绸缪的保护制度,主动为车主解除质量隐患。
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回厂维修毕竟是一件花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能免则免。这也是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的意义所在,不仅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也在不断地促进汽车生产制造工艺的提高,保障汽车市场安全有序的发展。 (据《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