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创新低,中间价逼近6.91。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2月12日16:30收盘报6.9152,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46点。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大幅持续走低,仿佛一颗投入货币湖中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人民币持续贬值对我市出口企业影响有多大呢?12月14日,市商务局外贸科科长莫刚强表示,人民币贬值对我市进出口影响十分有限,我市今年1到11月进出口总额达到11.47亿美元,其中出口10.577亿美元,进出口增长速度与去年基本持平。
我市从事进出口经济研究的专家表示,人民币贬值5%以上,对外贸企业来说可谓“久旱逢甘霖”。我市打火机、箱包、头发等劳动密集型外贸企业主要靠量打市场,亏1分钱跟赚1分钱,差别很大。
记者走访我市多家出口企业,企业普遍反映,人民币贬值可刺激外贸出口,但是企业若想实现实质性改善,必须转型升级。我市出口支柱企业箱包服装、打火机、发制品等传统行业受益明显。随着综合成本不断上升,订单和生产基地越来越往东南亚转移,纺织鞋服等传统产业出口越来越难做。邵东某服装出口企业负责人表示,“人民币贬值,对于那些对汇率比较敏感的服装外贸企业,肯定是利好。利润空间大了,结算能力强了,有利于增加出口额。”并且贬值的利好将长期作用,有利于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提高国内出口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有利于吸引客户新增订单,进而拉动外贸出口。但是,新宁县一些进出口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欧美国家看到人民币贬值,提出了用人民币做结算,因为今年人民币已经纳入国际货币的笼子。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人民币贬值对出口企业带来的利好因素。”
调查中,企业反映人民币贬值利好被客户压价等因素对冲。人民币贬值对于企业在手存量订单来说,可以一次性、即时性增加利润,但是对于后续订单来说,作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加工企业,汇率贬值产生的空间可能会被国外客户计提,通过降低价格的方式,将人民币贬值增加的成本转嫁给国内企业承担。因此,贬值利好对企业利润的贡献会弱化。我市出口企业大多数是小型加工企业,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面对订单,话语权不大。
“要想实现实质性利好还须出口企业转型升级。”市商务局外贸科长莫刚强认为,他在与出口企业的多年接触中了解到,我市进出口相关企业都比较务实,企业普遍反映,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国内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较长时间升值,产业和订单转移以及融资难、融资贵等都是制约和影响当前出口的重要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对我市进出口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