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村“留守儿童”众多。由于教育的缺失、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思想行为、人身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令人堪忧。对留守儿童仍需进一步加强关注、关爱和关心。建议:
加大政府重视与财政投入力度。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建立由县、乡、村和社区组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小组,建章立制,研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 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以学校为单位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成长记录档案;推进“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立,能较好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生活上的困难,极大地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效果;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主动沟通、经常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培训“留守儿童”第二家长监护队伍。定期开展家教培训和咨询。开设爷爷奶奶培训班,临时托管亲属培训班,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让“第二家长”懂得照顾孩子的知识;整治“留守儿童”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对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严格执行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周围200米内不得有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规定,营业性网吧不得让未成年人进入,所有网吧终端设备必须安装封堵不健康内容的软件等相关要求;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多元化教育。增加生活技能训练、安全保卫训练、法律意识培养、公益道德水准、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训练课程内容,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生活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