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海市教委发布《关于加强2016学年严禁将各类竞赛获奖证书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录取依据有关管理工作的通知》,严禁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学生奥数成绩、英语星级考等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
(据11月15日《中国青年报》)
很长时期以来,在一些地方的义务教育招生录取工作中,学校往往将学生获奖证书作为招录工作的一项参考,在招录时,难免会对拥有获奖证书的学生“高看一眼”,对一些拥有获奖证书的学生优先招录,在教育中重点培养。学生获奖证书俨然成为优先录取的“通行证”,殊不知,这是一种错误的思维,也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不仅可能导致学生对各类比赛趋之若鹜,也违反着教育的基本公平。
适当组织孩子参加一些学科比赛,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也能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并无不妥,可是参加比赛也应有度,时下一些家长将参加比赛作为孩子成才成名的捷径,一味地引导孩子参与各类比赛,不仅导致孩子疲惫不堪,也严重违反着成长规律,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更导致社会上一些比赛层出不穷,乱象丛生。
事实上,这些比赛并没有多少含金量,不仅不能展现一个人的成绩,也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只是一些人利用家长希望成才成名的心理而进行敛财牟利行为,对学生成长并没有多少积极意义,反而加重着家庭教育开支,加剧着家长教育负担。
如今,上海市严禁将竞赛获奖证书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录取依据,无疑给火爆至沸腾的各类比赛泼了一盆冷水,不仅可以有效遏制着各类培训和比赛的激情,也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有了这项规定,在义务教育招录中,就不再注重获奖证书,不再将获奖证书作为招录的参考和依据,也就可以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公平招录,公平教育,这无疑是教育的公平体现,也是对受教育权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