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市司马冲镇曾是综治“黄牌”单位,如今是邵阳市综治先进单位,多次获评邵阳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文明乡镇等荣誉。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镇的蝶变离不开扎根在这里担任了九年镇党委书记的邓印强。他从2007年9月担任司马冲镇党委书记,现任武冈市龙溪镇党委书记,“白加黑”“5+2”一直是他坚持的工作法,多次受邵阳市委和市人民政府表彰,荣获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获得过邵阳市乡镇(街道)优秀领导干部等多个荣誉称号。
勤耕党建责任田的“战斗员”
作为党委书记,邓印强始终把党建作为自己的责任田,作为主业来抓,从力量、抓手、机制上给予充分保障。
近年来,镇里专职副书记不驻村,专抓党建工作,全镇24个村配备了党建指导员和党务专干;以标准化党支部建设和示范化党支部创建为主抓手,从党风廉政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抓起,打牢党建基础;每季度组织一次党建工作观摩评比,对党建指导员、党务专干、党建责任人实行“同奖同罚”,进行“捆绑”考核,在优化考评中推动任务落实。
在打牢基础的同时,邓印强注重在党建效能的发挥上下功夫。通过把党组织设置在产业发展的链条上,把“党小组”作用发挥在矛盾协调的第一线,把流动党员组织到创业致富的最前沿三个举措,建立“支部+协会”型党组织8个,带动周边群众人均增收1万余元;流动党员每年引导村民外出创业达5000余人,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无缝对接”。2015年,邓印强在武冈乡镇党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中排名首位。
甘做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守门员”
作为发展的带头人,在邓印强的努力下,龙溪河治理工程、国道过境线、娄邵盆地土地整治等实事项目一个接一个开工,但因此而带来的矛盾也不少。他把产业转型和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牛鼻子”,为牵好这“牛鼻子”,邓印强总是冲在矛盾协调的第一线。
2015年,武冈云峰海螺因征地拆迁矛盾比较集中,邓印强不回避,毫不犹豫冲上去。妻子多次晚上给他打电话他都在公司门口协调矛盾,妻子笑称他为云峰公司的“守门员”。他的努力推动了云峰公司与海螺集团顺利合并,以云峰海螺、墙发建材、华地矿业为代表的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吸引了华祥农林、华鹏食品、青钱柳茶业等公司纷纷在龙溪落户建设种养基地,龙溪镇作为“城市后花园”框架基本形成,油茶专营经济特色乡镇已初具雏形。
为民谋福祉解民忧的“贴心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邓印强总是想方设法为人民谋福祉,为群众解忧。
抓好群众热切期盼的事。在贫困户D级危房改造中,通过镇政府兜底的方式为贫困户危房户和无房户免费新建住房,全镇197户D级危房户已有113户改造完成。全面推行“新四改”,即农村危房改造、乡村卫生室改造、薄弱学校改造和政务服务中心改造,切实解决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办事难的问题。5年来,该镇共完成水利工程50余处,完成山塘清淤防渗37口,建设标准渠道22.6千米,全镇基本实现了水泥路面通村通组。
抓好群众反映强烈的事。在全镇推行“村级集中服务日”制度,所有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每周星期一固定在村集中办公,为群众全程代办各类事项。投入860万元建成了盐井人饮工程,彻底解决了周围17个村2万余人的饮水问题。为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他探索建立了“农村垃圾设施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实时清运”、“农村人居环境协管员”等长效化处理机制,环境卫生整治开始形成常态。
抓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2013年夏天,干旱困扰着全镇3万余名农民的农业生产生活,整整2个月他日夜奋战在抗旱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着全镇干部打深水井,车送肩扛为群众送去饮用水,确保了全镇人畜饮水安全和1万亩早稻丰收。
率先垂范勇做表率“带头人”
党委书记是一个职位,也是一面旗帜,这是他经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话。作为“班长”,邓印强注重表率作用的发挥,他处处从严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一些人曾在项目建设中拎着包去拜访过他,要求给予方便,结果均遭拒绝,就是连最简单的吃饭应酬,也是一律回避。
他团结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鼓励所有班子成员到一线去学习、去工作、去服务。同时,他非常注意细节,哪怕从邵阳开会回来很晚也要赶回镇里值班住夜。他深知,只有自己带头执行工作纪律,才能信服干部。
在困难面前,邓印强总是冲锋在前。2008年雪凝灾害期间,他在抗冰第一线持续战斗了30多个日日夜夜;2013年大年初一晚上,塘田村发生山林火情,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带领全镇干部和临近村200多名村民爬上海拔1000多米的山上扑火,在山上守夜,直至第二天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