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真的是时间太窄,指间太宽,岁月如白驹过隙,一眨眼又一个寒假从眼皮底下溜过去啦。冬去春来、放假开学、循环往复,新学期在新春的牵掣下,亦大大咧咧地走进学校,重与我们师生为伴。
万事开头难,新学期的开学工作令人忙得不亦乐乎:检查寒假作业、报名、收费、发放教科书、造表、报表,等等。开学的第一天,疲惫的我忙到快中午时分,一个矮小的学生匆匆跨进教室,除了寒假作业,手里还提着一个塑料袋,袋里鼓鼓的。有同学见状便打趣道:“嗬,易颖强肯定寒假作业没完成,先给老师送礼拉关系报名吧!”虽然我从不收取学生、家长什么礼物,但着实对那塑料袋里的“内涵”捉摸不透。只见他交了作业后,利索而又腼腆地从袋中拿出一摞全是由面值一元组成的几叠钞票,递给我,塞了我满怀。我惊愕着:如今的家长,在如斯的新学期里,都是拿出崭新的“红头”钞票给自己子女上学;高年级学生亦或是本人拿过年红包钱交学费,既轻便又简单。哪见过如此让自己儿子拿一捆“块币”来考验老师的数数能力和忍耐力的家长?见我疑惑,易颖强解释着:“老师,这是我爸妈卖麻辣豆腐所积蓄的钱,虽然零散,但可以助您补其他同学的差数。”我的心凝重地涌起了烟雾,酸楚楚的:易颖强啊易颖强,你知道这钱有多重的“麻辣味”吗?是你的父母僵在朔风口里颤抖地叫着“卖麻辣豆腐……”冻出来的;是你的父母立在酷热的太阳底下,大汗淋漓地喊着“卖麻辣豆腐……”熬出来的。可是,你每次的作业除了潦草塞责外,就是没完成或者没动笔。
揣着手中的钞票,我模糊的视野中,恍惚一位伛偻癯然的老人,正步履蹒跚地向我走来,他是我的父亲。数十年前,在我每学期的开学之际,父亲不也是提着一叠由“毛票”组成的散钱帮我交学费吗?这些一毛一毛攒成的钱,价值取向于我家门前的那亩葱地。为了我的学习费用,父母把那块葱地精耕细作、施肥除草、用心呵护。这些钱是他们一锄一锄从田里挖出来、再用羸弱的肩膀挑着去满街满巷里叫卖出来的;是父母的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是卖完一批又新栽一批重叠出来的……令人欣慰的是,葱的长势惹人喜爱:粗壮的葱叶如一根根小竹笋,嫩白的葱根似一根根白藕,整块葱地油光闪亮,如同月光下泛着涟漪的碧潭。这自然是父母的呕心沥血所致!我每次回家拿生活费时,总觉得那“毛票”组成的钞票沉甸甸、湿漉漉的,压得我心头直冒烟、喘气。于是我勤勉读书、用心求学,把“黑发不知读书早,白发方知读书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争做老师的好学生。尽管我现在只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一员,但我能体恤父母、孝顺父母,尽自己的所能努力学习和工作,不让他们的血汗钱白流。
我想,当时恐怕只有我是让老师数钞票而费神的学生了吧!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的那摞“毛票”摇身变成了“块票”,重又出现在我的眼前,怎不叫我心头再次烟雾朦胧而凝重?现在,有很多的学生贪玩、厌学,视读书为头疼之事,不知稼穑之艰难,只知“西瓜在西瓜店里出卖罢了”。怎样让学生修炼自己的品德、丰富自己的学业、提高自己的能力,在21世纪有粗壮的根“扎于”将来的社会,我们的教师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