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周燕妮,共产党员,今年33岁,是大祥区百春园街道宣传干事。春节期间,街道安排我在西城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和居民院落,对居民身体健康进行摸底排查。特别的春节,有苦有甜,但更多的是感动。
三颗芒果糖 一句新年好
“新年好,我们是社区工作人员。”每敲开一扇门,这是我们第一句开场白。然后,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面孔,有迟疑,有不解,有笑容,也有被困在家的倦态。敲开门后,我们会咨询户主,身边是否有外地返乡或者是否有接触相关病例;发放一份宣传资料,然后劝诫尽量不出门,出门务必戴口罩;再轻轻地帮他们带上门,去下一户。
2月1日,我们敲开一户居民家的门。“我们过年这段时间都不住这边,今天回来主要是帮女儿收拾点东西。恰巧你们来了,不然肯定见不到我。”奶奶一边帮忙填写调查表,一边跟我们聊天。“难怪前几次来敲门没人开,你们家里有湖北回来的亲属吗?”
奶奶很客气,临走的时候还抱歉因为匆忙所以没有烧水,没办法给我们倒一杯茶。她抓了点糖想给我,我婉拒,带上门,她开门,冲出来把糖硬塞到我大衣的口袋,然后说:“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这个春节,几乎所有社区的工作人员都是从除夕就开始加班,这是春节吃到的第一颗糖,芒果味的,很甜。
吃个闭门羹 心酸又欣慰
“宣传资料放门口吧,我们不开门了。”百春园街道辖区内有很多老旧小区院落,老人居住的比例相对高一点,他们更保守谨慎。每次敲门,他们会以为是发传单的商家,会害怕我们是骗子,会担心我们工作人员接触的人多后成为传染源。我们隔着门问一下情况,然后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
有时候通过阳台晾晒衣服判断出哪一户有人,然后去按单元门门铃,有人应答却迟迟不开门,然后我们默默叹气再按下一个门铃。闭门羹吃得多了,就会觉得心酸,但也为居民的提防感到欣慰。疫情环境下,他们这样做,更安全。
能帮忙就帮忙 不帮忙不添乱
“我在党员微信群看到你这边在找党员志愿者,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社区党员居民李大全来社区的时候,我们正在分发要入户的宣传资料。他有点脸红,也许是小跑过来的原因,说话有点气喘。昨天在群里发消息招募志愿者,今天就有人过来报名,在这种人人自危的特殊时期,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李大全说:“党员本来就要冲在前面嘛。”登记过李大全的信息后,让他先回家等待,告诉他目前是疫情高峰期,安全第一,等社区有行动安排,就第一时间通知他过来帮忙。“成,能帮忙就帮忙,不帮忙我不添乱!”李大全说道。
这场战“疫”还在打,我们还会遇到许多人,还会面临新的事,他们感动我们,激励我们,让我们拼尽全力也要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