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神滩晚读
3上一版  下一版4
 
罗溪熬茶
四季随感
打水漂(外二首)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下一篇4 2019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罗溪熬茶

林 涛
 

我懒得泡咖啡,却喜欢喝咖啡。

每次坐飞机,我一律点咖啡,点纯正原味,不加糖的。棕褐色的咖啡,像妈妈熬的浓茶,雾气缭绕中,轻啜一口,闭上眼睛,安静地享受那份清苦和焦香。

有一种饮品,比咖啡更提神,甚至让人亢奋,它有一个雅号——中国咖啡。你觉得新鲜吗?想知道答案吗?

我来告诉你:中国咖啡,公式溪熬茶!

我第一次喝熬茶,在公式溪瑶族乡宝瑶村古道客栈。一行十余人,围火塘而坐。柴火很旺,铁打的三脚架上,安放一个铁质老鼎罐的罐底,这便是熬茶的器皿。身着瑶服的女主人,站立灶旁,笑靥如花。她一边抓几把乌黑的茶叶,放入熬茶的器皿中,一边用铁勺均匀地翻炒。几分钟后,茶叶雾气弥漫,清香四溢。而后,女主人往茶叶中添加少许山泉水,快熬干的时候,再加水,如此反复熬煮。待屋内雾气蒸腾,客人们舌头生津时,女主人用火钳夹住一罐熬茶,依次倒入茶盘中圆形摆放的茶杯中。此前,女主人已征求过客人的意见,加糖或不加糖,了然于胸。传统熬茶,添加块状的红糖,以缓解浓茶的苦涩。倒好茶,把茶鼎重置火塘上,添上水,继续熬煮。女主人双手托盘,依次把熬茶递到客人胸前。站立一旁的几位瑶家妹子,和主人一道,深情款款,用瑶语唱起敬茶歌。客人的叫好声、嬉笑声,与歌声汇聚、缠绕、融合,挤满了农家小屋,然后,穿透小青瓦覆盖的屋顶,回响在瑶家山寨。

瑶家人待客极为真诚。熬茶时,女主人始终站立,哪怕客人喝一个通宵,女主人也心甘情愿站一个通宵,客人尽兴,是主人的面子与荣耀。

熬茶,也是对女主人智慧的考验。茶盘中茶杯的摆放位置,始终与客人的座位对应。客人如果换了位置,茶杯也随时更换位置,自始至终,不能搞错了客人的茶杯。

喝熬茶,有讲究。不论习惯还是不习惯,喝熬茶,至少先喝三杯,表示对主人的尊重。三杯过后,悉听尊便。

熬茶所用茶叶,是正宗的瑶山野生茶。鲜叶晾干后,至少三炒三揉,成品茶揉成鸡蛋般大小的茶团,装入竹编的茶叶篓,置于火炕上烘干。然后,将茶叶挂在灶塘边的木壁上,一年四季,不离烟火。

熬茶,茶汤绵稠,宛如浓墨,因柴火熏烤,有浓郁的烟火气息。

第一次喝熬茶,我跟喝咖啡一样,不加糖,品它的本味。其色深于咖啡,其香胜于咖啡,其味苦于咖啡。喝了几小杯,移步堂屋,共进午餐。下午,又沿湘黔古道走了一大圈,对于熬茶提神之功效,并无多少体验。

第二次喝熬茶,在洞口县城的名岛酒店。宝瑶的熬茶文化传承人舒炉宝先生加盟该店,推出熬茶品鉴项目。上午10时许,几个文友就到齐了,满怀好奇之心,一起品味熬茶。边喝边聊,研磨时光。中餐干了几瓶白酒,余兴未尽,继续喝熬茶。下午6时多,才尽兴而归。当晚,我极度亢奋,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一夜无眠。第二天,照样兴奋,直到凌晨3时多,才晕晕乎乎、迷迷瞪瞪睡过去。熬茶的后劲,比白酒更生猛,让我睡意全无,像打了鸡血。这回,我才真正感受到了熬茶的野性与泼辣,它宛如一位瑶家辣妹,惹毛了她,会让你着魔一般,灵魂出窍,找不着北。至此,我才领悟了“中国咖啡”这个名字的巧妙。与洋咖啡相比,熬茶的劲道更胜一筹。醒来后,我逐个打电话,问他们睡得可好?一致回答,熬茶歹毒,让人睡不着!

尔后,我学乖了,晚上喝熬茶,一定以三杯为限。为了让客人加深印象,我会怂恿那些初次喝熬茶的朋友,尽情地多喝几杯。第二天早上,幸灾乐祸,听各自倾吐失眠的感受。

从客人们脸上那种几分沮丧、几分惊喜、几分期待的复杂表情中,我深信,他们从此记住了公式溪,记住了熬茶,记住了“中国咖啡”。

历史上,公式溪分为上五里和下五里。上下之间,风俗迥异:上五里喝熬茶,下五里讲瑶话。

宝瑶,曾是湘黔古道上的重要驿站,由此往前数十里,便是中国资本主义最早萌芽之地——洪江古商城。鼎盛时期,烟景繁华,往来客旅,如过江之鲫。宝瑶的瑶家人,与外界接触频繁,被汉化的速度快、程度高,因交流所需,慢慢地,便开发了独特的熬茶。

宝瑶曾经满目繁华,风月无边,素有“小洪江”之称。它紧邻湘西,交通便利,商贾如云,财货聚集,自古为匪患横行之地。宝瑶古寨,曾几度被湘西土匪付之一炬。断壁残垣,至今还矗立在风中,如诉如泣。

古寨中,有两棵“夫妻银杏树”,树龄高达1600余年,依然枝繁叶茂,昂然挺立,像两位时光老人,静观由熬茶演绎出的一幕幕历史风云。

瑶家人的茶,是熬出来的;瑶家人的日子,是熬过来的。满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来的岁月,瑶汉同胞一定会同舟共济,砥砺前行,将生活熬成茶,熬成糖,熬成蜜。

我爱上了熬茶。一个熬字,直抵人心,直抵未来,直抵岁月的深处。

(林涛,男,瑶族,洞口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洞口县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散见于《散文百家》《芙蓉》 《散文诗》 《湖南日报》等刊物。著有散文集《燕过洞庭》)

 
下一篇4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晚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