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刊·房产
3上一版  下一版4
 
环境优美
家居业开始主打“文化牌”
房子越住越宽 日子越过越好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新闻搜索: 旧版电子报  
3上一篇 2019年9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当年的木板房到如今的电梯房,谢伟璋老人感慨万千——
房子越住越宽 日子越过越好

记者 宁如娟 通讯员 范志超
 

8月28日下午,双清区双坡南路附近的海洋明珠小区内,居民谢伟璋正在自家阳台上浇花。这是他2017年底才搬的新家,面积135平方米,房间宽敞明亮、功能分区清晰,配套设施齐全,一家人住在里面感觉很舒适。回忆起自己数次搬家的经历,谢伟璋一脸幸福地说,“从最初简陋的木板房到如今的电梯房,我家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生活也像这浇过水的鲜花一样,越过越滋润。”

从木板房到小平房:30平方米住一家六口

谢伟璋,1950年生,邵阳市区人。对于住房的记忆,谢伟璋最早追溯到自己4岁左右,即1954年。那时,一家人住在双清区东大路的一间木板房里,房屋结构十分简单。

1956年,谢伟璋6岁,那时父亲拥有了单位福利房的租赁权,一家人离开了居住多年的木板房,搬进了大祥区三八亭“小区”内的新房。“这里的房子都是小平房,只有一层,一栋有4户到6户。我家那间纵向的房子分为3小间,总面积约30平方米。”谢伟璋说,当时家中有6个人,两个房间作卧室,其中一间房摆了两张床,全家人勉强睡得下。

让谢伟璋印象深刻的,是自己住的那间房因为挨着厨房,还放了一个煤灶。为了确保安全,夜间睡觉时,房间都会打开一扇窗户保持通风。有一年冬天的一个深夜,谢伟璋醒来后感觉呼吸特别不畅,才发现窗户全都关上了,房内煤气味十分重。他赶紧叫醒家人。“我妈起床去开门、开窗,最后直接晕倒在地,住了好几天院才恢复。”想起当时的场景,谢伟璋仍心有余悸。

谢伟璋说,当时家中没有通自来水,小区里的水管每天上午、下午各放一次自来水,需要挑着水桶按时去买水。“我们那个院子一共有10来栋小平房,大家都到那里接水,每次接水都要排好长的队。”谢伟璋记得,由于受供水限制,每家每户都配有水桶、扁担和水缸。买回来的水,倒在水缸中储存,作为一家人一天的生活用水。

从小楼梯房到大电梯房:12平方米到135平方米

谢伟璋再次搬家,是在他结婚之后。

1981年,谢伟璋和妻子搬进了工作单位——邵阳市第二建筑公司为他分配的一间新房。新房位于双清区邵水桥东端附近一栋6层小楼梯房内,属于租赁居住。这间12平方米的新房,对于谢伟璋夫妻来说,十分不够用。谢伟璋结婚时添置了家具,包括沙发、饭桌、衣柜、写字桌、床等。把这些东西全部放进房间后,房间就满满当当了,只留有日常进出的过道,并且每次只能过一个人。由于房间过于拥挤,偶尔有几个朋友来家中玩都没地方坐,十分尴尬。不过,让谢伟璋欣慰的是,新住进的房间配套有单独的厨房、厕所,自来水也通到了家中,日常生活方便了不少。

拥挤的生活一直持续着,直到1988年,谢伟璋再次搬进了新家。此前,谢伟璋父亲居住的大祥区三八亭小区进行了改造,原来的小平房被拆除,建成了6层楼的小楼房。父亲将分到的房子给谢伟璋住,自己在小区另外买了一套房子。谢伟璋的新家面积有40余平方米,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外加一个阳台。马丽林说,“一家三口住着基本够用,不再像以前那样挤了。”

2004年,谢伟璋再一次搬家。这次,他搬进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大房子。2001年,谢伟璋的工作单位——邵阳市金笔厂开始建设集资房,谢伟璋筹齐5万余元参与其中。这套新房位于双清区工业街,总面积110平方米,三室两厅一厨一卫。房子建成后,谢伟璋花了3万元进行装修,还摆了两桌酒席庆祝。谢伟璋说:“心里特别高兴,第一次住这么大的房子。自己终于成为了‘有房一族’,不用担心住房问题了。”

2017年12月,谢伟璋又一次搬家,搬进了儿子新买的电梯房,住进了品质小区,也就是其现在居住的房屋,面积135平方米。谢伟璋说,搬进新家后,不仅房屋的装修、家电等档次提升了,居住环境也改善了。“小区内干净整洁,绿化等配套设施齐全,物业服务贴心,安全保障到位,住得更加舒适、安心了。”在这里,退休了的谢伟璋夫妇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从木板房搬进小平房,从小平房搬进小楼房,再从小楼房搬进电梯房,回首搬家经历,谢伟璋不由感慨:“每次搬家都是满心欢喜,房子越搬越宽,日子越过越好。”

——新闻纵深——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城区多数居民都随着城市发展,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搬家。“五五”计划时期,即1976年—1980年,我市城区住宅建设开始起步。改革开放初期至二十世纪90年代,市城区采取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的集资办法,启动了三八亭、百春园等11个住宅小区建设,并改造了东大路、邵水两岸等道路两旁的房屋。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市城区不断加快城市住宅小区建设和高层住宅建设,建成一大批包括华夏田园、青城国际等小区在内的住宅小区。

从筒子楼到小平房,从小楼房到电梯房,住宅建筑在一次次“改造升级”中出落得越来越“高挑”精致,越来越有品位。如今,市城区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底的3.56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底的36平方米,提升了10倍。

 
3上一篇  
 
   
   
   


地址:湖南省邵阳市城西樟树垅 邮编:422000
电话:0739-5322629 邮箱:shaoyangnews@126.com
版权所有:邵阳晚报电子版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