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典型表现为哭闹时孩子的腹股沟区出现包块,安静时可以消失。一般认为是孩子的腹部肌肉发育欠佳,腹部用力时无法挡住压力使腹腔内脏器突出至腹股沟区。
当发现孩子患有疝气后,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的疝气不用手术,自己就能长好。
在儿科门诊,家长最关心的就是自己孩子的疝气是否不用手术自己能长好,或者不用手术,使用疝气带能否治好孩子的疝气。
有一部分孩子疝块突出很小且不经常发作,随着年龄增大腹部肌肉发育后可以自愈。但这部分孩子只占极少数。小儿外科疝气专家提醒:绝大多数疝气都要手术治疗,所以千万不能盲目等待自己长好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那么,使用疝气带能否治好孩子的疝气呢?
从理论上来说,使用疝气带压迫腹股沟区堵住缺损,可以避免疝块脱出,时间长后随着肌肉发育就可以自愈。但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事实并非如此。理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佩戴疝气带,如果太松,不能起到压迫作用,太紧则非常不舒适。
2 对于男孩子,疝气带虽然压迫了疝块突出部位,该部位也是精索的通道,压迫同时也造成精索血运受阻,睾丸发育受到影响。
3 个别家长未注意,疝块脱出后仍然加压佩戴疝气带造成肠管受压缺血坏死,造成严重后果。
4 还有个别的厂家将所谓的中药做到疝气带内,号称可以治愈小儿疝气,就更加没有科学道理了。
所以现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公认方法是:手术。
对于什么年龄做手术最好,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至少两岁,甚至有说五岁才适宜接受手术,这都是以前陈旧过时的观念了。现在一般认为半岁至一岁左右是最佳的手术年龄。如果经常发作,更小的年龄也可以做,前提是由专业的小儿外科医生和小儿外科麻醉师负责手术。
小孩疝气手术有两种手术方式,即普通手术和微创手术,家长往往难以选择。
如果把腹腔比喻成一个有盖子的桶子,那么腹股沟斜疝就是桶子底部有一个小洞漏水了,需要把这个洞补起来。我们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去补好这个洞。第一种方法是把桶子提起来,从桶子外面把洞补好,这种方法即腹股沟斜疝的普通手术方法。第二种方法是把桶子盖掀开,从桶子里面把这个洞补好,这种方法就是腹腔镜手术
两者切口位置不同,切口大小差不多:普通手术在腹股沟区仅有一个长度1厘米左右的小疤,腹腔镜手术则是在肚脐处有一个小疤,两者大小差不多,可能腹腔镜手术瘢痕稍隐蔽一点。
从麻醉来说,腹腔镜手术麻醉更复杂一点,麻醉风险大一些;而普通手术则相对简单。
两种手术方法技术都很成熟,如果没有特别原因,很多临床医生偏好于普通手术方法治疗。腹腔镜手术需要插管麻醉,腹部充气形成气腹,并且通过脐旁插入腹腔镜深入到腹腔内,操作稍复杂,它的优势就是便于腹腔内探查清楚另外一侧是否也有斜疝,可同时修补。而普通手术切口仅一厘米,且用胶水粘合不用缝线,在一段时间过后非瘢痕体质患儿切口瘢痕基本看不清楚。如果需要修补外环口或者精索积液都可以同时探查处理,这些都是腹腔镜手术无法做到的。已有相当多的专业文献研究报道认为两种手术方式效果类似。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且不能相互取代。个人认为只需要找专业的小儿外科医生做手术,手术成功,瘢痕小,复发可能性小就可以了。两种手术方式各有特点,让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去选择吧。相信手术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技术为您做出最佳的选择。
(市妇幼保健院 欧阳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