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对“一杯牛奶,强大一个民族”没有切身体会的话,那么,对“一杯牛奶,强健一个家族”,我却最有发言权。2006年,我70多岁的母亲因骨质疏松骨折住院,此后一直坚持每天2杯牛奶,也不曾专门补钙。现在母亲80多岁,依然健步如飞,一年四季上山种玉米、红薯、花生、黄豆、绿豆、荞麦、黑芝麻等等,白菜、萝卜、冬瓜、南瓜更不用说,总之,80多岁的老人比一个40-50岁的人干活还多。在母亲的带领下,我的70岁以上的叔叔婶婶、50岁以上的姐姐姐夫都坚持每天喝牛奶,很少有生病住院的现象,整个家族医药费大幅度下降。
中国营养学会指出,牛奶中富含钙,是膳食中最容易被吸收的钙的来源。但也有媒体、特别是微信,不时报道出牛奶有害、促癌、诱发糖尿病的研究信息,对公众误导很严重。这些研究报告只是初步实验资料,并未得到证实,更未得到公认,尚不能作为指导大众的膳食实践的依据。
据2012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结果,城乡居民平均每天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为24.7g,还不如同期全国人均白酒摄入量(32 g),可见我国居民奶类摄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为改善我国居民钙营养状况,国家推荐奶类的摄入量为每天300克。从营养健康的角度讲,不论年龄、性别和城乡,所有人都应该每天坚持食用奶及奶制品。大力提倡增加奶和奶制品的摄入量是改善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和健康状况的最方便、经济且有效的途径之一。
那么,如何做到每天一杯奶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指出,每天一杯奶,或相当于300克液态奶的奶制品。在家吃饭,早餐饮用一杯牛奶(200-250毫升),午餐加一杯酸奶(100—125毫升)。对于儿童来说,早餐可以吃奶酪2-3片,课间喝一瓶牛奶或酸奶。职工食堂、学生食堂应考虑每天午餐供应酸奶、液态奶等,鼓励大家选择奶类。
此外,有些人由于体内缺少分解乳糖的酶,在喝牛奶后会出现腹胀、腹泻或腹痛等不适症状,称为乳糖不耐受。这部分人群可以考虑:
1.选择酸奶、奶酪等发酵型奶制品。
2.选择低乳糖奶,可通过查看食品标签了解乳糖含量高低(奶制品营养标签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指乳糖)。
3.每次少量饮奶,分多次完成每日推荐量。